史欣德教授 |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 拾
2019年2月28日晚开讲啦!
文末扫码进群加入课程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中医古方(指有方名的古方),由陶御风、史欣德担任主编编写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是中医人的一大福音。
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余则治验记录又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本书汇集了经典方的古今治验实录,是中医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拥有它,就如同跟随古今名医侍诊,书中的一则则经典验案,将有助于领悟方的适应证及其运用心法,大大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今日小一和大家一起品读书中的古方和经典验案。本文罗列了“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目前已断货
点击以下文字可看往期(以下标题非专业性总结用语):
1、《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壹:建中汤系列
2、《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贰:厚朴系列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叁:半夏汤系列
4、《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肆:苓桂系列
5、《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伍:防己系列
6、《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陆:栀子系列
7、《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柒:瓜蒌系列
8、《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捌:茵陈系列
9、《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玖:抵当丸系列
**越婢汤**
【方源记载】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水肿(张锡纯医案)
2.水肿高热(门纯德医案)
3.风水遍身浮肿(范文甫医案)
4.风水一身悉肿(张锡纯医案)
5.风水一身悉肿(晏棹仙医案)
6.风水肿伴痰涎喘促(张锡纯医案)
【验案展示】
3.风水遍身浮肿(范文甫医案)
周台林,风水,遍身浮肿。肺为风邪所袭,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越婢汤。
麻黄6g,生姜4.5g,炙甘草3g,生石膏12g,红枣6枚。
二诊:牛膝、泽兰、米仁各9g加入前方。
三诊:见瘥,小便增多,浮肿见退。济生肾气汤全方。(《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越婢加术汤**
【方源记载】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膝关节痛(大塚敬节医案)
2.风水水肿(赵守真医案)
3.眼睑水肿(姚和清医案)
4.全身浮肿(中神琴溪医案)
5.下肢水肿,足弱不用(赵明锐医素案)
⊙西医病症医案
1.急性肾小球肾炎(门纯德医案)
2.小儿急性肾炎(矢数道明医案)
3.青光眼(矢数道明医案)
4.结膜炎(大塚敬节医案)
【验案展示】
5.下肢水肿,足弱不用(赵明锐医素案)
韩某,女,32岁。
患者生产第三胎后不久,即出现两下肢浮肿,肿势并不严重,故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二年来,时轻时重,虽然断续治疗,也未治愈。突然于去年春天两下肢软弱不任使用,步履艰难,逐渐加重,以后每行三五步也需别人扶持。虽经在农村服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无显效。
患者面容消瘦,精神倦怠,口渴能饮,食欲尚好,动则易汗,两下肢浮肿,按有指凹,触之冰冷,自己站立不稳,摇摇欲仆,凡抬腿迈步,悉需别人帮助。脉大而数,舌红苔腻。投以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10g,石膏15g,甘草10g,白术15g,茯苓30g,防己15g,生姜6g,大枣5个。水煎温服,嘱服五剂。
服药后,尿量增多,下肢浮肿有明显好转,而行动也比以前有了转机。宗原方再服五剂后,下肢浮肿已将近消失,步履虽然仅能缓慢地行走二三十步,但已不需人扶持。以后又改服调补气血、强壮筋脉之剂,缓缓收功。(《经方发挥》)
2.小儿急性肾炎(矢数道明医素)
7岁和5岁幼女,姊妹二人几乎同时伤风,因扁桃体炎而发生急性肾炎。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微热,脉沉。发病后数日,形成典型越婢加术汤证。劝其入院,二人服用此方,小便快利,浮肿全消,仅20日,尿蛋白消失而痊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越婢加半夏汤**
【方源记载】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麻黄六两,石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咳逆胸闷(严绍岐医案)
2.肺胀喘嗽(李中梓医案)
3.子肿(杨志一医案)
【验案展示】
3.子肿(杨志一医案)
刘某,女性,35岁。
因妊娠八月,全身浮肿,咳嗽气逼,入某医院治疗已七天。曾用双氢克尿塞、利尿素,以及中药五皮饮加白术、当归、黄芪等剂,全身浮肿反日见加剧,腹水增加,病情严重,正在考虑引产未决之际,经该院邀请会诊。诊得患者头面及全身浮肿,恶风鼻衄,咳喘不已,呕逆不能食,大便尚通,小便短赤,舌尖红,苔粗白,脉浮数有力。虽未见发热口渴之症,而肺经风水交冲,挟有胃热之候显然可见。遂从《金匮要略》风水论治,处方为越婢加半夏汤加味。
净麻黄5g,生石膏12g,红枣4枚,法半夏7g,生姜5g,杏仁10g,生甘草3g。
连服六剂,虽汗出不多,而尿量増加,输出量大大超过输入量,每天高达2900ml,全身浮肿消失,体重由122市斤减至92市斤,心肺正常,咳喘见平,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杨志一医论医案集》)
史欣德教授古方讲用学习班
开讲啦!
主讲人:史欣德、杜新亮
主题:
1、经方临床运用方法之一——以药测证;
2、经方临床运用方法之二——以味选方;
3、多维度解析寒热相伍类经方。
``````
扫码进群加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