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元:胸胁苦满与柴胡的关系 |
点击“蓝字”
无论胸胁苦满,或者寒热往来(弛张热),均为常用柴胡治疗的指征,那么柴胡的主治证候应该如何确定呢。如果从常识出发,寒热往来仅仅见于急性热性疾病,而在另一方面,胸胁苦满的出现却并不拘于急性或慢性疾病,因而,只有胸胁苦满才应该是柴胡的主治证候。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吉益东洞在《药征》中也这样论述柴胡:“在《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将往来寒热做为其主治。世之所谓疟疾,其寒热往来为剧,然而用柴胡有可治者,亦有不可治者。以质仲景书,当用柴胡者应有胸胁苦满之证。今施之于具胸胁苦满之证,而且寒热往来者,其效犹声之回响。但并非仅疟疾如此,百病皆然。若于无胸胁苦满之证者,则用之无效。或可曰,柴胡主治之所,非在彼,而在此。”
由此看来,胸胁苦满之于柴胡,应该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主要柴胡剂按照实证程度
由强至弱排列
1、柴胡加芒硝汤
2、大柴胡汤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小柴胡汤
5、四逆散
6、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7、柴胡桂枝汤
8、柴胡桂枝干姜汤
以前将四逆散放在小柴胡汤之前,但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多,感觉到还是将其置于小柴胡汤之后较为妥当。
辨治举例:迁延不愈的感冒
某患者,男性,40岁,经商,2016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感冒月余,服多种感冒药无效,鼻塞,喷嚏,流清涕,轻微咽痛及咳嗽,无明显寒热感,无口苦及胁肋胀满。
一般情况:体胖,肤色白,纳可,二便正常,长期饮食不节,嗜酒,胃肠疾病多年,胃镜检查提示非萎缩性慢性胃炎。
舌象:舌质偏红,舌苔少。脉象:左右沉滑。
腹象:腹部膨隆,腹力4/5,弹力下降,抵抗增强,左右肋下近心下处胀满拘挛, 心下胀满痞硬,无压痛,脐上及脐下分别触及长约4-5cm正中芯,如较粗圆珠笔芯,可触及小腹不仁。
结合腹诊六经辨证: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证。
柴胡桂枝汤
方药:柴胡桂枝汤
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12g,党参15g,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2g,大枣10g,炙甘草6g。7付,配方颗粒,日1付,分2次服用。
服上药后告知感冒痊愈。近因胃肠不适来诊,腹诊胸胁苦满及心下支结较前明显减轻,正中芯与小腹不仁同前。
王宁元《伤寒派腹诊》开课通知
开课时间:
11月1日~11月3日(3天)
开课地点:
厦门颐璟花园酒店
学费:
新学员3800元
(发票需交3%税费)
报名咨询:
▼
王宁元 | 伤寒派腹诊的基本方法(全网最全)
王宁元伤寒派腹诊 | 学员李兵五则精彩医案
王宁元 | 伤寒派腹诊之一:胸胁苦满
王宁元 | 伤寒派腹诊之二:心下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