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不强迫孩子吃饭,我做错了吗?

不强迫孩子吃饭,我做错了吗?
转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QyNjA3MQ==&mid=2468271138&idx=1&sn=9b176f984f951712cf4f1570ee21ba8a

星星已经快要满2周岁了,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ta喜欢摆在角落里的毛绒狗狗,喜欢公园里的小草、小石头,喜欢在儿童乐园见到的新伙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ta想要去摸一摸,瞧一瞧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奶奶给ta准备的饭饭、菜菜们。

奶奶喂饭时,星星的小腿小脚总是控制不住的离开位置,到处走走瞧瞧,去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去摸摸地上躺着的玩具狗。
自己吃饭时,星星的餐具和食物又会被玩的到处都是,剩下一小部分食物被幸运的吃进星星的肚子。
因为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星星看上去似乎有些太小只了,这让星星的爸爸妈妈很担心,很自责。
爸爸妈妈很认真的看书,仔细询问营养师,求助消化科医师,想要让星星长得再好一些,吃得再好一些。但这些知识似乎并不能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因为星星根本不会去配合好好地吃!
星星的故事到这里,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星星不太听话?
星星的爸爸妈妈太惯着孩子了?
星星爸爸妈妈的确非常温和又有礼貌。但他们并不是一直惯着孩子的父母,他们会对星星提一些要求,也会讲道理。他们不喜欢强迫孩子,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环境,希望孩子能够自己喜欢吃东西。但目前看起来,爸爸妈妈一直贯彻的育儿理念似乎在加剧星星的吃饭问题。那么是星星的爸爸妈妈做错了吗? 不,他们并没有做错!
“不强迫儿童进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育儿理念。因为吃饭一旦和“有压力、不愉快“建立联系,即想到食物、吃饭,总是联想到不愉快,就会导致儿童对进食产生负面情绪,从而进一步增加儿童主动进食的难度。星星的爸爸妈妈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让儿童一直出于一个很轻松的氛围中,因此虽然星星吃得少,但ta对食物并没有失去兴趣,ta也并不反感吃饭。这是爸爸妈妈做得特别棒的一点,使得后续的干预难度减轻了一大半。

但“不强迫”不能等同于“不设限制”。

星星是个对饥饿信号不敏感的儿童,当ta的注意力被外界的新鲜、强烈、多变的刺激吸引时,会忽略自己身体内在发出的“饥饿”信号。即儿童身体的内部信号会被外界愉快的刺激完全打败。这时星星就根本感觉不到“饿”,因此也不会有强烈的主动进食的欲望。相反那些好玩的东西在星星眼里就如同散发着光芒的钻石,无时无刻不在召唤ta,这是一个两岁的孩子无力抵挡的吸引力。

让儿童自由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会很开心,但是对于学步儿,他们还没有靠自己的有限经验来判断,什么是可以/正确,什么是不可以/错误,关于”YES or NO”的问题还需要爸爸妈妈来把把关。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需要坐在餐桌前“。
对于很多孩子,尤其是吃饭不太好的儿童,吃饭没有办法坐在椅子上,要到处走动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像星星一样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到处走动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诱惑,以至于更加无法关注自己身体内部的“饥饿”信号,因此会表现得更加没有食欲,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吃饭这件事情中。因此改变星星吃饭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让ta回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很习惯吃饭到处走动了,怎么把这件事情从另一条轨道上绕回来呢?

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的行为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在吃饭前,和儿童说“开饭了,让我们坐到餐桌前,一起吃饭吧“

2.可以考虑把儿童放到儿童椅中,如果儿童很抗拒儿童椅,也可以让儿童坐在爸爸妈妈之间(长凳)

3 当儿童第一次表示想要离开的时候,可以和儿童讲清楚“我们在吃饭,所以大家都需要坐在椅子上。“一般情况下,儿童可以再坚持一下。

4. 当儿童可以开始哭吵、反抗要下去时,可以和儿童说“那你现在不可以吃饭。

“儿童离开餐桌后,家庭成员需要做好忽略儿童,无论儿童做什么,甚至可能会来和大人们互动,但是请尽量做到忽略,或最小程度的回应儿童”我在吃饭,你自己玩吧。
5.当儿童独自离开一段时间后,ta可能只吃进去一小部分的食物,家长可以再去和儿童说“现在我们可以回去吃饭了,否则你要一直饿肚子到下一顿了。”
儿童可能会回到餐桌,也有可能继续玩,如果儿童继续玩,那么在其他家庭成员都吃完饭后,就可以结束这一顿了。并且也要做到,直到下一顿不给儿童提供任何食物,如果期间儿童抱怨自己饿,可以和ta说因为上一顿饭没有吃好,所以现在会饿。

另:对于已经很习惯“吃饭可以到处走“这件事的儿童,在行为调整刚开始,第3步骤中,儿童的反抗会很明显,家长可以多尝试几次,并多给儿童一些安抚、鼓励,在第5步步骤中,家长也可以多给儿童2次机会。
当然,仅仅这一步并不能完全解决星星的问题,后续干预步骤我们会在下期展开。另外,孩子总是吃不好饭,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器质性和非器质性的。需要到医院检查鉴别后再决定干预措施。所以家长们一方面可以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全营养素,为孩子提供能量密度更高的营养支持。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开设有专门的喂养困难门诊(周五上午)主要针对儿童进食相关心理行为一系列诊断、干预工作。每月还会有两次喂养困难多学科诊疗门诊,由消化科、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心理科等各科医生共同参与,为喂养困难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治疗(需由门诊初诊医生提前预约)。
文字:徐雯;审校:朱大倩;美化:吴芷蘅

留言、关注、转发朋友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