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小儿便血早知道2——肛裂
转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c1MDk5OQ==&mid=2697213155&idx=1&sn=b228d8ef020d5d32e5e9155130fe70b1
肛裂——难言的痛
相信年轻的宝妈发现小朋友大便带血的时候总会有点慌张。这里,我们就要给宝妈们科普第二种便血相关的疾病——肛裂。
什么是肛裂?
肛裂:为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处的裂开性溃疡。多与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相关。
如何识别呢?
主要症状:肛门口瘙痒、疼痛,出血。
肛门口瘙痒、疼痛
初期肛裂,溃疡面产生的分泌物会刺激肛周皮肤产生瘙痒、疼痛等感觉,通常排便时伴疼痛,特点是开始排便时即疼痛(创伤性疼痛),排便后有一段短暂疼痛减轻的间歇期,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
便血
便血为肛裂典型症状,由于损伤创面产生。顾名思义,肛裂即为肛门口裂开了,就跟普通皮肤裂开一样,肛周皮肤裂开后也会引起疼痛及出血,划重点,一般肛裂引起的出血为鲜红色血液,量少或中等,极少会引起大量出血。
前哨痔
前哨痔为小朋友肛裂的常见伴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口皮赘样赘生物。形状似外痔,宝妈们常常误以为是“痔疮”,但其实不是喔!主要由肛门处皮肤过度牵拉,肛门皱襞损伤,产生炎症反应,造成结缔组织增生的现象。
体格检查可观察区分急性或慢性肛裂,建议肛肠专科门诊咨询。
怎样预防呢?
怎么有效预防肛裂应该是宝妈们最关注的话题,在此,也有一些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保持大便通畅
【一】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小朋友是一种神奇的生物,门诊时常遇到一些患儿就诊时主诉因玩耍忘记按时排便。故家长应尽量帮助小朋友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软化大便
【二】软化大便
平时多食水果、蔬菜,增加水分摄入。如大便干结时,不要用力排便,可温盐水刺激肛门或开塞露辅助通便,减少损伤,必要时口服益生菌等药物调节。
多活动
【三】多活动
帮助肛周血液循环。
TIPS:轻泻类食物
杨少波
周三下午 肛肠外科专科门诊
擅长小儿普外、
肛肠外科类疾病
包括先天性巨结肠、
肛周脓肿、肛瘘、肛裂、
小儿便秘,胆道闭锁、斜疝等。
审核:杨少波
撰稿:周莹
图源网络,侵删
欢迎扫码关注,可以挂号、咨询、科普、进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儿科医院进食障碍与炎症性肠病MDT专家组成员,擅长小儿腹痛、腹泻、便秘、牛奶蛋白过敏、消化不良、肠胃炎、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对自身医疗水平的精益求精,对患儿及家属热情、耐心,深受广大患儿家属的信赖好评,目前已经诊治病人数上万人次,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三全天。周日特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