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面对感冒,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家小朋友?

面对感冒,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家小朋友?
转自公众号:上海疾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cyNDk0Mg==&mid=2651085828&idx=1&sn=8e15be13fae1a3c98bb806919de0bee8

前阵子,上海各大医院的儿科爆满,排队的火爆程度甚至要赶超春运。家有小宝宝的家长又开始担心了,家里的宝宝特别脆弱,一旦感冒,症状就很严重,鼻涕眼泪一把把,看着真可怜。

许多家长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感冒,而且症状更严重呢?
答案是
小朋友的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免疫特点都导致小朋友更容易被感冒这个坏蛋攻击。


小朋友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
感冒有个高大上的学名——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宝爸宝妈们如果听到医生说小朋友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别慌,它就是感冒!)。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du)、咽、咽鼓管、会厌及喉。换言之,感冒的发生与这些生理结构都是有关系的。

01鼻
婴幼儿的鼻粘膜柔嫩且血管丰富,感冒时容易肿胀,易造成鼻腔的堵塞,简单地说就是婴幼儿在感冒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鼻子塞住了当然要用嘴呼吸啦)。

02 鼻窦
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统称为鼻窦,鼻窦与鼻腔之间有小开口相通,所以如果鼻腔内有感染发生,那么就有可能会蔓延至鼻窦。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各个鼻窦发育有先后顺序,因此婴幼儿较少发生鼻窦炎(人家的鼻窦还没完全长好呢~),但学龄前期的儿童感冒就容易并发鼻窦炎了。

03 鼻泪管
鼻泪管是眼泪从眼睛经内眦部(俗称“内眼角”)排入鼻腔的管道,这就是人可以含着泪憋回去的生理结构基础,因为快要哭出来的眼泪最后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最后被咽下去。有句老话叫眼泪往肚子里咽,现在你懂了吧~

而婴幼儿鼻泪管比成人短(那是当然,小朋友脸也小啊~),鼻泪管内瓣膜发育不全,因此鼻腔感染容易“顺杆爬”,沿着鼻泪管向上侵入眼睛,引起结膜炎。

04 咽鼓管
咽鼓管是沟通耳朵里的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与成人相比,婴儿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因此婴儿鼻咽部感染会顺着咽鼓管感染耳朵,导致中耳炎。

05 咽部
咽向前分别与鼻腔、口腔及喉腔相通,腭扁桃体在1岁时开始发育,4-10岁达到发育高峰,14-15岁开始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幼儿少见。

06 喉部
儿童喉部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因此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儿童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小朋友的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全。
1
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都没有发育完全
咳嗽反射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因此人在吸入异物时会发生咳嗽,而纤毛运动则像是一位在呼吸道里勤勤恳恳工作的扫地僧,不停地用扫帚将灰尘和异物颗粒扫出呼吸道。小朋友的这两项没有发育完全,因此难以清除吸入的灰尘和异物颗粒,这其中往往不乏很多病菌。
2
免疫细胞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人体对于侵入体内的病菌,有一支“免疫细胞军队”进行抗击,他们分工各不相同,但缺一不可,这支军队就包括“肺泡吞噬细胞分队”、“辅助性T细胞分队”和“IgG抗体分队”等等。而小朋友体内的军队还在建设过程中,数量和质量都不算上乘,因此面对感冒,经常打败仗。
3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的数量和活性均不足
这些名词都很陌生?没关系,只要记得他们都是支援“免疫细胞军队”的“友军”。小朋友体内的 “友军”和免疫细胞“正规军”一样,都没有发育完全,进一步导致小朋友的免疫力不足。


如何有效地预防婴幼儿及儿童感冒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和避免被动吸烟(吸烟的宝爸宝妈们请自觉)。
◆ 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宝爸宝妈们要注意不让小朋友接触感冒病人。
◆ 宝爸宝妈应该以身作则,同时教导小朋友们勤洗手,因为勤洗手是减少普通感冒的有效方法。
◆ 在冬春普通感冒流行多发季节,可让小朋友戴口罩,少去人多拥挤的公众场所。
◆ 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疫苗,流感病毒疫苗对流感有效但对普通感冒无效。
◆ 经常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每天保证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体力活动,增强体质。


儿童感冒的治疗
如果感冒是病毒感染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会自愈,而且对大部分病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考虑使用抗生素。疾控君不嫌啰嗦地再嘱咐一句:使用抗生素切记遵医嘱,医生说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停,切记切记一定遵守!

小朋友感冒若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不需要服药,适当卧床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卫生。如有头痛、发热,可选用解热镇痛药或适当多喝水。如果小朋友有其他基础疾病因为感冒加重,或者感冒症状严重,高烧不退甚至精神萎靡,就不要在这里看帖子啦,请尽快去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 儿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知识.

供 稿:孙力菁
编 辑:何倩影
审 稿:罗春燕 冯晓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儿科的临床、科研、科普工作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