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回想头一次带娃看病的萌新经历,笑喷了

回想头一次带娃看病的萌新经历,笑喷了

#粉丝粑粑麻麻们的投稿

那回我家娃刚满六个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疫苗,刚好碰见了过去的老同事。 这倒是巧了,老同事的大宝刚上幼儿园也来打疫苗,她看见我还挺惊讶的。 “小张,你这变化有点儿大啊。”
我有些尴尬,揉了揉随意扎的头发和宽松的大码衣服。我过了产假后辞职在家带娃,决定做个全职妈妈。我那老同事吴姐家里情况我也知道一些,她已经是二胎了,还是决定勤恳上班给家里分摊掉一点经济压力,尤其是房贷压力,她把婆婆接过来照顾两个娃。
这全职带娃的,和上班请假带娃的差别,一瞧就能瞧出来。怎么说呢,还是精神状态和打扮收拾的差别吧。
但我也没把这点差别放在心上。
毕竟,公司请假不容易,大伙都忙前忙后的,家里娃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也没法第一时间请假照顾。婆婆又在老家,平日里也常常把“娃儿随便带带就能长大”这话放在嘴边。但我总觉得,这年头生个崽子都不容易,要带就得科学喂养,所以关注了许多育儿公众号,就想辞职在家一门心思养个精细的宝宝。
我抱着六个月大崽子排队的空隙就和她聊上了。
吴姐倒苦水般抱怨了一大通,“还是羡慕你,要是我孩儿他爹没房贷,我也真想回家带娃,什么破工作,不干了!加班还没加班费。”
“就说上回我小宝生病去医院,那天我加班大晚上回去快气疯了。老人家给高热的宝盖大棉被捂汗,你说这咋行。”
“再说说孩儿他爹,平时咱们当妈的不是都会关注带娃公众号么。我给他转发那么多条,他点开一条看就算我输!”
我听着吴姐倒豆子般的抱怨,心里还窃喜。
幸好我辞职带娃了吧,幸好我亲自带娃还是亲喂,也不靠家婆也不靠汉子的,凡事靠自己最踏实。
吴姐排上号前,临走来了一句,“不过你别说,这六个月还真是一道坎儿。我看育儿号说娃身体里的母体自带免疫力到六个月的时候就慢慢没了。这一阵子你可别带她到处溜达了,戴上口罩。”
我也没往心里去,心里还乐呵,你还叮嘱我呢。你娃过去三天两头跑医院,你可是公司出名的爱请假,我可就是因为这事儿才咬牙辞职的。我都全职带娃了,哪里还怕跑医院啊。
这有时候,人还真不能太得意。
这一得意,就出事儿了。 娃打完疫苗当天晚上就高热,又赶巧碰上孩儿他爹出差,我一个人翻遍了所有育儿典籍,还是有点两眼一抹黑的傻眼。
六个月大的崽子躺床上又喊又惊叫,小脸憋得通红,眼睛鼻子都挤成一团,难受到蹬腿乱挥手,整个床都震到颤抖。
我连忙把她衣服都打开,开始按照书上说的开始体表散热。用凉水擦拭胳膊和大腿的大动脉。
那小身子滚烫!
38.8的体温在我看来就和42.8一样,太吓人了! 22:30我看了看手机时间,22:30,又记起不少崽子当天打完疫苗是会有短暂的高烧,但持续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只要不惊厥,给她散热退烧,熬一熬就能自己恢复。
房间里,满是我撩脸盆水给娃清身体的水声,还有高亢到刺耳的崽子尖叫。她十分抗拒身体被凉凉的毛巾擦拭,拼命扭动身子蹬腿抗议,受惊极了。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简直是度日如年。
我熬不住这大晚上的折磨,想着要不还是去医院吧,都说打完疫苗24小时里烧自己能好,但这24小时生生听着她尖叫,简直比十年还要折磨。

我没忍住,捏着给宝宝备下的降温药布洛芬想了想,又使劲想了想,要不要给她吃。毕竟是育儿书上准备的退烧药知识,这也没实践过,万一吃出了毛病咋整。
耳边娃的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竟然慢慢虚弱起来。
哭累了?还是不行了?我吓坏了!
吃吃吃!赶紧吃布洛芬!别管什么物理降温了,降到猴年马月啊,娃脑子都要烧残了好吗。
我连忙使劲盯着布洛芬服药说明,给娃灌下一剂管。
好家伙。
她还有力气反抗,这滴剂管和要她命似的。我已经完全分不清,她究竟是因为发烧哭的,还是用凉水擦拭身体哭的,还是被强行喂药哭了。
我也想哭了好么。
心里很崩溃,我给孩儿他爹打了救火电话。虽然队友远在外地帮不上啥忙,但心里也是个安慰是不是,这猪队友好歹也是个队友啊。 电话里,猪队友被满耳朵的婴儿尖哭声和我丝毫不落下风的嚎哭声给吓呆了。他哪里会想到,家里那个嘴硬的和犟牛一般的女汉子也会有号啕大哭的一天。
“你别急别急,你慢慢说。实在不行,你抱娃去医院吧,我忙完回来。”挂完电话,我使劲呸了一声。果然是猪队友,只会精神鼓励,我要的是物质援助啊!但有什么办法呢,至少孩儿他爹想法和我一样,实在不行,送医院去呗,还有什么比医院更让人放心的地方吗。 23:30我忙了一个大晚上竟然只过去了一个小时。不行!我当机立断送去医院,就算白跑一趟回来还是物理降温,这心里也有个底啊是不是。不然晚上娃和我,总得疯掉一个。
复旦儿科医院,这是离家里最近的儿科医院了。其他人少的二级医院也不敢去,万一深夜没有急诊怎么办。

随后我背着一个朴素的大背包,抱着一个嗷嗷哭的六个月幼崽,无助弱小又呆滞的开始在复旦儿科急诊室排队挂号。
也不知道是不是换到陌生环境的原因,还是一路上吹凉风的原因,娃温度稍微降了一些,哭声也更有劲儿了。她这小胳膊腿蹬的我都快抱不住她了。
挂号,看病,验血,付钱,配药........天知道为什么我是怎么一只手抱着个闹腾的奶崽子,一
手还要掏包打开支付宝二维码付钱。
身后一个好心人喊住我,“小孩的社保卡掉地上了!”
我这转头一看才发现。两只手太乱了,闹腾的奶崽子丢不开,另一只手又要解开包链子,又要拿门诊卡,还要掏手机付钱……唉,一个人带娃看病,太难了。
我连忙谢过她,有些羡慕她还有个家婆陪着。平时大伙都抱怨老人家带娃太传统,这有难的时候才发现,能有个人搭把手帮忙是求之不来的福气。
整个儿科室里,都是两个大人陪幼崽,或者奶奶爷爷一大帮。就我孤零零的,一手提崽子,一手挂包拿门诊卡,那个辛酸……
我有些懊悔,哪怕老人家带娃方法很守旧,她们也是一门心思投入,想要孙子好的。就算我那同事吴姐大半夜抱娃看病,也是有老人帮忙。哪里像我,开头嘴硬强撑着说靠自己一个人带娃就行,现在碰到难处,后悔了,打脸了……
医生给娃看了高高低低全是箭头的化验单说,“病毒感冒,不是疫苗的关系。你家里布洛芬有么,我再给你配点小儿散热颗粒。你按着份量吃,三天烧能退。”
我连忙问了句,“那要是三天烧没退呢。”
忙得要死的儿科大夫古怪地抬头看了我一眼,道,“没退?再来挂号看看。”
我忙答应下,心里也踏实许多。照大夫的话,也不是什么大病,三天铁定能退烧的!大夫看的娃,比我吃的药还多,能有错吗。
提着大包和娃回到家已经是大半夜,孩儿他爹电话又急匆匆的打过来问问情况怎么样。 没啥好气,还能怎么样,被我搞定了呗。他就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动动嘴皮子功夫,这决胜仗,还不是我一个兵去打的。
后半夜,我又回到焦虑急躁的状态。娃不肯吃布洛芬的剂管,浪费了药不说,烧也没退多少。我忍不住又打开医生配的小儿退热颗粒给她喝,软哄软骗都不行,干脆强灌。
闺女啊,你别怪娘心狠手辣啊,谁让你软的不吃吃硬的呢。
直到养了幼崽才知道,幼崽不喜欢有东西强喂下,更不喜欢脑门上贴的散热片。本来她都要睡了,我一手欠,给她悄悄贴上一块散热片,以防自己睡着后,她又烧起来把脑子烧坏。结果,这一手贱,又闹了个娃惨叫娘叹气。
默默流泪......
好不容易折腾到凌晨,我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精气都被抽光般,躺倒,睡觉!
哎呀妈,明天可别又重复这一夜。神仙也受不了。我一想到医生说三天就退烧,心里就更不好了。哪里是“三天就退烧”,而是“竟然要三天才退烧?”度日如年.....
就在我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大门开了。

我一睁眼就瞧见同样顶着两只大熊猫眼的孩儿他爹。两个人对视上一眼,短暂诧异后,都辛酸地笑出声。
“你咋回来了,你不是出差么。”
“能不回来么,我和领导请假了,客户那,只能下回再去,多送点礼呗。” 我有点感动。
这连夜班机就少,猪队友算得上一放下电话就买机票赶回来了。就算平时转发给他的育儿文章他懒得一篇都不会打开,但关键时候,这心意还是很诚恳的。
“媳妇儿,今明两天我请假在家,你躺下再睡会儿。” 我看了看睡熟了的幼崽,对他笑道,“妈不是想看孙女么,回头我接她过来,让她也来住住。”
孩儿爹有些疑惑,“你不是要自己带不让妈来么,改主意了?”
我脸上讪讪,嘴里依旧硬气,“小住呗,谁改主意了。我想咱妈了,你信不信。”
孩儿他爹,“......” 夜深了。

几年后我再想到闺女头一回高烧时的那晚,都会乐呵出声。那个叫手足无措啊,没有头绪毫无章法,最普通的小感冒都忙成一团。
现在,闺女大半夜起烧,孩儿他爹震惊地看着我一脸淡定的给娃喂退烧药,然后倒头就睡。
我说,“明天看门诊去,大半夜急诊人也多,车子还难叫。”孩儿他爹难以置信的咬牙,“亲妈呀,你闺女烧你都不急的么。”
我笑起来,“一回生两回熟,烧都退了,明早再去也一样,急诊大夫也怪忙的。”

医生有两样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我愿用我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儿。
欢迎扫码关注黄哥!每天从一篇有温度的科普文章开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