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有很多悲惨的故事,比如又胖又冷
讲到阳虚,就不得不讲讲我自己的故事。(每次看综艺节目,唱完歌或者表演结束,一定要跟评委老师讲讲自己悲惨的故事,要不节目没效果,你们懂的)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那一年,我十九岁。。。。
都说肥肉可以防寒,尼玛,谁造的谣?!我随身携带140多斤肥肉,却每在冬天都冷得想死。那时我说冷,人家就说:哟,这么胖还怕冷啊!如果我假装说不冷,人家就会说:看,到底是胖子,就是不怕冷!。。。。特么还能不能愉快的做人了!
但我始终坚持在滚。。。
我的冷,表现在我的肉体上,就是我的下半身长满了冻疮,是的,下半身,冻疮,在手脚上长冻疮,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一大片,主要集中在大腿和屁股上。左右对称。
屁股上长冻疮是什么感觉你们知道吗?就是冷的时候,它是完全麻木的,一热就奇痒,奇痒,奇痒,啊。。。。。。(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惨叫声)
所以我最怕的不是冬天,是春天。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你们完全不能想像我走在校园中,屁股和大腿有多痒。。。。而我又不能挠!我还要装逼:哎,你好你好。哟!下课啦。哈哈,又去图书馆啊?哈哈哈。。。。
真的,你们没有痒过的人根本不知道,痒的极致是发抖。吓的发抖那根本不算抖,抖的一点档次都没有,痒的发抖那才是真抖。。。咬舌自尽我是真想过。
大学四年,每年春天我都痒死一回,每次我都以为我会活不到那年的夏天了。
可是一想到死了就吃不到世间那么多好吃的了,我就又顽强的挺了过来。吃,是年轻时唯一支撑我活下来的信念,那时如果把肯德基和男人放在面前让我选,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鸡。
好傻,对不对?要是放在现在。。。。我还是会选择鸡。谢谢。
直到大学毕业后的若干年,我屁股和大腿上的冻疮才慢慢地消失。也直到学了中医以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这些部位长冻疮——因为我的身体太寒,血液不流通,所以才会生疮!
我的这种体质,用阳虚定义就太谦虚了,是比较典型的阴寒。四肢厥冷,脉微弱,精神萎靡,特别怕冷。这些所有的症状都要比阳虚更厉害。
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吃金匮肾气丸,效果也不会太好了。我要吃四逆汤才有用。四逆汤是治什么的呢?就是治我这种阴寒引起的冻疮,四肢常冷,大便稀溏,不想喝水却总是小便却清长的人。
四逆汤:附子15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剂量摘录自《中医十大类方》)
药方中的附子入肾经温补肾阳,生发肾气;干姜入肝经,暖肝升陷;甘草温补脾胃。这是回阳救逆的急方,因为这三种药都是辛热的,所以不适宜长期服用,服个7天就差不多了。如果症状没好透,就隔几日再服7天。
之所以要把这药拿出来说,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们了解一下附子这味药。学中医肯定要学用药,但是现在有很多药都会夸大和曲解了,所以我们要慢慢的学习和了解用药的真相。
都说附子有毒,你们现在到药房几乎买不到这味药,一定要医生的处方才行,而且剂量还不能大,基本超过10克,就买不到了(所以为安全起见,具体剂量还请协商当地中医)。
附子之所以被认为有毒,是因为它含有乌头碱,乌头碱有毒。但是乌头碱不耐热,所以只要煎煮的时间长一点,毒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煎有附子的药时,先煎附子,一般10克,就先煎40分钟,20克就先煎1个小时。另外附子和干姜、甘草搭配,可以大大地抵消它的毒性。在张仲景《伤寒论》的药方里,一般有附子的方子都有甘草,所以这些药方的煎煮说明里,都基本没有要求附子一定要先煎的。
现在总有种说法,说中医只能治慢性病,不能救急症。那是因为能救急症的药一般都有剧毒,比如砒霜。因为偏性越厉害,纠偏的力量才会越强,所谓竣剂。而现在的医生已经没有自信用那些有毒或者药性很烈的药物了,只敢用一些性能温和的药,所以对于某些急症重症,就达不到一剂而效这种神奇的境界。
我们,真的失传了太多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包括自信。
除了四逆汤,再介绍另一个治疗冷痛很好的方子——当归四逆汤,它治疗因寒而导致的痛症效果很好,比如痛经、头痛、牙痛、关节冷痛和腹痛,有温经止痛的功效。
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北细辛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30克。(剂量摘录自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5碗水煮成2碗,早晚温服。
细辛有小毒,古人有“辛不过钱”的说法,但那是指直接服用散剂,汤药不受此限制。这药7天为一个疗程,用完后观察症状,如果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就可以不再服用了(为安全起见,具体剂量还请协商当地中医)。
中医治病,要辩证。如果一个女孩儿跟你说手冷,你首先要辩证一下她是在撒娇还是真的想治病。如果她在撒娇,你说那点喝四逆汤吧,你就是个蠢男;但如果人家真的想治病,你却抓住了她的手,你就是臭流氓了。
《》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天推送的文章,均为原创。感谢朋友们的喜爱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分享至朋友圈。但由于版权问题,所以谢绝任何公众平台擅自转载,或者篡改。
如有合作意向,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