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口水,咱们大人要不要管?
小儿流口水,确实太平常不过了。一般婴幼儿,衣服上都挂着一个小毛巾,不是揩揩鼻涕,就是擦擦口水,反正脸上总有脏东西流下来,很是邋遢。
二毛小时候流口水就特别多,衣服总是湿漉漉的。老崔就怪我,说我在二毛刚出生的时候用劲地亲了二毛的脸颊,导致她的口水腺给我亲坏了,所以才会一直不停地流口水。
我由于没文化,真的相信了。因此愧疚了许多个日日夜夜的中午,午觉都没睡好。
但是学了中医之后我才发现,我又被无知坑了。脸上哪有什么口水腺啊,都是老崔瞎掰的。
小儿流口水,因为热与寒。涎为脾之液,当脾有热或者有寒的时候都会出现流涎的现象。再加上婴幼儿本身脾虚,就更容易流口水了。
那小儿流口水,咱大人要不要管?是随它去,还是干预一下?其实流口水不治,孩子大了基本都能好,治不治口水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停地流口水其实是身体的症状之一。它和发烧、咳嗽一样,都是身体出现问题后的外在表现。
所以干预一下,是治未病。否则身体一直都在发出警报,我们不去重视,总有一天会生出其他的病变。
郑卓范医生的经验是,用六一散合生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只有两味药组成:滑石18克,生甘草3克。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又说明方药用量比例。
这个方子原本是治疗暑湿证的,症见发热身倦,口渴烦热,小便不利或泄泻。
郑卓范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六一散加生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效果很好。
方用: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此方是郑医生家的祖传秘方。中医认为,“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胃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口角流涎。”六一散加生石膏,能迅速导上逆之涎水,从膀胱下出,逆者得平,流涎遂愈。
有个小男孩儿2岁,专业流口水一年半,晚上睡眠也不好,常常啼哭不止,很是闹腾。家里人找了好些中医都没有调养好,直到碰到了郑医生。用的就是六一散加生石膏,很快就治好了,而且夜啼也不治而愈。
为啥?胃不和则卧不安啊。胃热的孩子,晚上睡觉当然睡得不踏实,翻来覆去跟烙饼似的,而且因为腹中难受,当然会啼哭不休。谁不想好好睡觉呢,孩子睡不好,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就是我认为小儿流口水我们要管的原因。流口水和夜啼,都是身体不适的症状。但是由于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所以只能哭闹和默默地流口水。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解读这些身体发出的讯息,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让他们少生病。
那怎么区分这口水,到底是胃热引起的还是胃寒引起的呢?一般来说,胃热流涎,口水都会比较臭浊,嘴巴里也很容易口臭,舌质红,苔黄。如果是脾寒流涎,那口水就会比较清稀,孩子嘴巴里的味道也没那么难闻,舌质淡,苔薄白。
如果是脾寒,这时候就绝对不能用清热的六一散加生石膏了,而是要用理中丸。
理中丸: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3克。水煎服。(婴幼儿剂量,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疗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
这药里有干姜,煮出来后会比较辛辣。如果孩子喝不下去,就改用泡脚,剂量可以加大为各6克,每天泡两次,每次15分钟。
总之,治疗流口水的目的,不在于口水本身,而是身体的本质。孩子体质好了,上幼儿园才有底气,才能和群体细菌抗争,否则上幼儿园后,很多家长的噩梦就开始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在医院度过的。
当当、天猫文轩、天猫博库、京东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