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医案:鼻炎

医案:鼻炎
我的公众号开篇写的就是鼻炎,后来陆续进来的朋友都没有看到,所以今天借着这个医案,我再和大家聊聊鼻炎的治疗。

先看医案吧,这个作者用的桔梗元参汤就是专门用来治疗鼻炎的方子。

先说一下熬药哦。我看的所有的古医书上,医生在药方熬制上都会做说明,但是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到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没有一个医生说要将药熬两遍,然后兑在一起喝。除非是一些非常特别的药,医生才会专门注明要煎二遍。

民国时的彭子益最反对药煎两遍,他说每个药方在配药时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的,煎煮一次药性最好。如果再煎,有些药的成分就已经没有了,会导致药的比例失调,所以经方都是煎一遍就好。每次多加点水,直接煎成两碗,早晚分服。

现在的中医特别喜欢嘱咐病人,一定要分煎两次,那是因为他们开的方子都太大了,动辄二三十味药,这在经方里几乎看不到的。这么多药一次是煎不透啊,所以才要煎两次,可是经方就不用,一般也就6-8味药,倒在锅里一点点,煎一次就足够了。

下面说说她讲的这个桔梗元参汤。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中,专门有一篇写的是“鼻病”,并且给出了四个药方。如下:

桔梗元参汤(治鼻塞涕多者)
桔梗 9克,玄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煎半杯,热服。

五味石膏汤(治浊涕黏黄者)
五味3克,石膏9克,杏仁9克,半夏9克,玄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煎半杯,热服。

黄芩贝母汤(治鼻孔发热生疮者)
黄芩9克,柴胡9克,芍药9克,玄参9克,桔梗9克,杏仁9克,五味3克,贝母9克。
煎半杯,热服。

苓泽姜苏汤(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
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6克,橘皮9克,紫苏叶9克。
煎半杯,热服。

注意:方子中的生姜,就用咱们自己家做饭用的生姜。药大火煮开,小火再煎20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在关火前5分钟,放入生姜。煎半杯的意思是,不用服用太多。切记,治肺部以上的病,用药要轻,孩子的话就再少一些,这样药性轻盈才能往上走。不要误以为药喝得多,喝得浓才好。(以上方药来自《四圣心源》,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黄先生特别注重祛湿,在他对病情的分析看来,百分之九十的病都来自于脾湿。身体圆运动的概念就是他提出的,他认为脾湿后,脾气不升,导致胃气不降,身体的圆圈就不转了或者转不好了,这就是万病的根源。

因此他分析鼻病的时候也强调,就是因为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圆圈不转导致了肺气上逆,肺开窍于鼻,才会出现各种鼻病。所以这四个方子里,有三个都用了茯苓祛湿。主要思路就是在祛湿健脾的同时,用半夏降胃气,给肺气下降的通路,然后再用桔梗、杏仁等药降肺气。

桔梗元参汤里,桔梗 、玄参(也叫元参)、杏仁、橘皮都是入肺经,降肺气清肺金的,生姜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所以用来治疗流清鼻涕的感冒完全可以。也可以在这药中再加入紫苏叶9克,加强解表宣肺的功能。

小朋友吃药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中药用来泡脚效果一样很好,因为脚底经络吸收药性的能力也很强。这位麻麻只用了很少的中药就治好了孩子肺部的病,就是因为一是用药轻盈,二是方法得当。

再次感谢作者的分享。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周日你们来了,记得买书啊,我想让老崔早点儿收摊回家。另外,我给你们准备的漫画小册子今天也印好拿回来了。买书即送哦,从未面世的独家版本,给来看热闹还为我花钱的你们。感谢金主。

具体的见面会时间是本周日,6月26日下午2-5点。这期间我都会在哦,其实早一点儿我们全家都已经在那里了,也许就和你插身而过,可是你却认不出我们,吼吼,想想就很爽呢!

我来了,你也快来!记得带钱!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