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夏季的时令脉,也是火热亢盛的病脉,其中玄机,许多人不知道
#脉诊专辑
在四季时令脉中,我们都知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基本规律。所以对于时令脉尤其需要掌握。时令脉其实是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一种表现,也是人体与自然信息同步的一种表现。古人通过时令脉对于在不同季节,人体脉搏的不同变化来反映人体在自然界的适应能力,这个其实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理念。在中医脉诊领域里,时令脉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春夏秋冬的脉象基本变化,二是个春夏秋冬正常脉象的共同点。古往今来,自《黄帝内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都是坚持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原则,当然,还有四季时令脉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缓”,只有和缓才是“以胃气为本”的基本特点。
如今已是炎炎夏季,那么,脉象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般来说,正常的时令脉应该是“洪脉”,为什么夏季的时令脉是洪脉?因为夏季的雨水尤其是暴雨非常多,所以古人认为,犹如洪水的“洪脉”便是夏季时令脉最好的写照。那么,什么是洪脉呢?顾名思义,就是犹如洪水奔涌的脉象。
对于洪脉的体象,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了经典描述,也就是“来盛去衰”四个字,而后来的晋代王叔和,对洪脉也有四字描述,那就是“指下极大”。对于洪脉来说,其实有一种潮汐的感觉,而洪水滔滔其实就有这种特点,于是便有了“来盛去衰”和“指下极大”的描述。
那么,为什么要把洪脉与夏季对应呢?其实夏季不仅仅是有洪水,其实夏季的万物生长要比春天更为繁茂,可以说是芳草萋萋,大部分植物在夏季的生长会达到一个极致。但是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所以万物生长到极致之后,就会由盛转衰,这就是为什么会形容洪脉的时候,会有一个“来盛去衰”的感觉。当然,洪脉除了是正常的脉象之外,也同时是病脉。什么情况下的洪脉才是病脉呢?一个是不在夏季,二个是失去了和缓柔和的感觉。比如在春温春生、秋凉秋收、冬寒冬藏的时令见到洪脉,这便是阳热亢盛的征兆,这便是洪脉隐藏病理变化的奥秘。
洪脉作为病脉的话,一般都是火热亢盛,犹如夏季的炎热,所以洪脉的主病主要是三焦热盛。当然这个是实证的洪脉,洪脉未必全部都是实证,也有虚证,比如久病气虚、虚劳失血、久泻久利等虚证也可以见到洪脉,这种情况是邪气实而正气虚的情况,在临床中也需要重视。不过对于洪脉,在临床上有三大类十分常见的病证,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1.心火上炎李时珍在《濒湖脉学》里明确指出,“寸洪心火上焦炎”,也就是说心火上炎是洪脉的最常见的主病之一。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口舌生疮,面红耳赤,烦躁,口苦,头痛,目赤,眩晕,甚至神昏谵语,小便黄赤或淋沥涩痛,舌质红,舌苔少,脉洪或脉洪数。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自然是需要凉心导火,所以导赤散就派上用场了。2.三焦热盛一般来说,三焦热盛是需要分出是上焦、中焦还是下焦,而洪脉所主的三焦热盛是上中下三焦都热盛。上焦热盛,主要有咳嗽气喘、烦热口渴、小便色赤,甚则淋沥涩痛,也可以表现出鼻塞头痛、咽痛咯血等症,这种情况需要清上焦火,一般可以采用泻白散。而中焦热盛,主要有口燥唇干,口舌生疮,口臭,心烦口渴,喜冷饮,面热头痛,牙痛出血,牙龈肿痛,口腔溃烂,这种情况需要清中焦热,可以用泻黄散。下焦热盛,主要表现有男性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滋阴清火的方法调理,比如用知柏地黄丸。
3.虚劳泄泻洪脉大多见于实证,但也有虚证,比如虚劳泄泻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虚劳泄泻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饮食减少,倦怠乏力,大便溏泄,面色萎黄等,这种情况需要益气健脾、助阳补气,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当然,洪脉的主病还有很多,不过以上三类属于临床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疾病。另外,洪脉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是高寿之人也会见到洪脉,而且身无他病,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特禀体质的人,阳气充足,且能阴平阳秘,能够达到动态的平衡,所以这种人即便是出现洪脉,但却不是病脉,而是一种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