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三伏天开启,广东三伏天灸盛况再现
7月17日,正式入伏
一年最热的时候要来啦
出伏的时间是8月26日
三伏天长达40天
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
…………
为什么今年有个加长版的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到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三伏到了,不论男女都要注意!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40天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今年三伏天天灸贴药时间:
伏前灸:7月7日 (周六)
初伏灸:7月17日(周二)
中伏灸:7月27日(周五)
加强灸:8月6日 (周一)
末伏灸:8月16日(周四)
广东省中医院
7月7日,三伏天天灸第一贴,2万多市民到广东省中医院贴药,其中还有不少是从外地赶来贴药的朋友。
广东省中医院 "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发泡灸)" 是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省中医院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天灸项目)传承基地。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慢性呼吸病、关节腰痛、慢性胃肠病等患者贴药以治疗保健,广东省中医院针对失眠、精神抑郁症首次贴药服务。专家表示,研究显示对轻度、中度失眠及抑郁有很好的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 5 个院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和三个门诊部(下塘门诊部、天河门诊部、罗冲围门诊部)均可贴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初伏,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大厅水泄不通,医院的贴药现配现用,吸引大批拥趸,妥妥的!
▲看手机,贴天灸,乖乖的!
7月7日既是小暑日,也是岭南百姓喜爱的三伏天灸首贴。当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冬病夏治”大型活动,吸引了约3000人参与,场面火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传统的天灸治疗外,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还推出岭南灸法(灵龟灸)和“岭南火针”两大“法宝”,帮助岭南人治病保健。
三伏天时,古人崇尚养阳。天灸是指通过将特殊调配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在三伏天做的天灸就是三伏灸。
九点不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大楼,医护人员在“摊位”前有序地问诊,辨症,贴药,高效运作。现场人头攒动,有些摊位前甚至还排起了长龙。当天约有3000人参与了”冬病夏治“活动,老人和小孩居多。广州何伯因有慢性咽炎,在看到信息后前来贴药,达到了缓解症状的效果。此外,现场还有不少妈妈带着孩子来贴药。宝妈江姐的孩子有慢性胃炎,食欲不佳,听说天灸有缓解胃肠疾病的效果,因此前来尝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康复中心主任庄礼兴表示,天灸治疗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有着“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作用,但对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胃痛、颈椎病等患者来讲,疗效更佳。值得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发热患者和妊娠妇女不适合接受天灸治疗。
庄礼兴提醒,接受天灸治疗的患者,贴药处要避免挤压,一般可贴2-4小时。因个人体质差异,在去药后,患者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灼热发红,轻微刺痛甚至是起小水泡。一旦发现有水泡,患者可回医院或自行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覆盖消毒沙块,以防局部感染。
佛山市中医院
7月17日上午,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人头涌动,不少天灸贴药的粉丝一早前来,趁“黄金时间”养阳一把。截止11时左右,针灸科已服务天灸贴药市民约1200人。
佛山市中医院三伏天灸现场实况↓↓
大批市民到针灸科贴药
针灸二科护长谢冬群为市民贴药
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表示,三伏天气候炎热,湿热兼盛,人体阳气旺盛,容易引起阳气外泄,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观点,此时更应顾护阳气。“三伏天灸是借助三伏天的自然阳气和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来补阳散寒、疏通经络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防治疾病。”
钟伟泉主任中医师贴药
中山市中医院
7月17日,初伏第一天,中山市中医院来天灸治疗的市民排起长队。
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主任医师罗卫平表示,该科已经接到几百人次的贴敷预约,为了方便市民,7月17日上午,该科出动8位医生,在医院门诊大堂摆台出诊,为前来排队做天灸治疗的市民贴药。根据统计,当天前来贴药的市民有2000多人。
罗卫平表示,三伏天天灸强调“冬病夏治”,一些素体虚弱、遇寒则发的如:鼻炎、哮喘、关节痛、肠胃不适、痛经等疾病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感冒伴发热、恶性肿瘤、皮肤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天灸,孕妇及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也不适宜,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女性,可以天灸。另外,小孩皮肤娇嫩,最好3岁以上才来贴药,一般只需要0.5—1小时即可。
东莞市中医院
东莞市中医院根据岭南地区气候、地域特点,选取地道药材研制药物;根据不同病人体质,选用不同药物穴位。经过三十余年的经验积累,我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三伏天灸治疗方案,一直以来深受市民的追捧。
【三伏天灸地点】
总院:门诊一楼大堂
(东莞市东城区松山湖大道22号)
分院:门诊一楼大堂
(东莞市莞城区东门路61号)
汕头市中医院
7月17日(初伏),汕头市中医院2018年“三伏贴”中医特色诊疗活动正式启动。针灸科为前来诊疗的病友提供咨询及贴敷服务。据统计,一个月前来咨询的病友近5000人,预计整个三伏期间将逾万人次参与贴敷。
汕头市中医院今年的“三伏天”诊疗治疗时间为7月17日—8月16日,医院提示,请尽量在上述时间前来贴敷,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今天初伏者可于中伏开始贴第一次,8月6日(星期一)可以进行第二次贴敷。
清远市中医院
7月7日,三伏天灸“伏前”热身倍受热捧,清远市中医院三伏天灸如火如荼地开贴,迎来贴药市民上千位。7月17日,入伏首日第二贴“初伏”更是火热来袭。在国医楼3楼,名老中医、专家为前来问诊的市民提供一对一咨询诊断后,实施三伏灸个性化处方,为市民定制“冬病夏治”个性化方案。
康复科专门设置儿童组、成人组、女性隐私组贴药专区,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赶来做“三伏贴”。今年来“贴天灸”除了年轻人增多,儿童也明显增加。从深圳回清远的李女士拖家带口加入“三伏灸大军”,她说,“我妈妈坚持贴了几年了,我也贴了一年多,效果都不错,我女儿今年3岁有点鼻炎也带着她过来贴一下。”
康复科主任罗霄介绍,天灸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选用辛温芳香、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研末调制,在“三伏天”、“三九天”敷贴于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达到激发和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天灸疗法在清远市中医院20余年来,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精选配方组合,取得独特疗效,积累的病人达数万人次,在社会上和广大群众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天灸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推广技术,面向全国推广应用。
深圳宝安中医院(集团)
7月17日,宝安中医院(集团)儿科、康复科、养生保健门诊、推拿科、肺病科、针灸康复分院以及医院下属的8个社康中心均推出了三伏贴敷服务,市民可就近选择。初伏当天“三伏贴”火爆,截止到17日下午5点,宝安中医院(集团)三伏贴贴治患者近2000人。
▲一大早,儿科便排起了长龙。有家长说:“以前一到冬天小孩经常感冒,贴了‘三伏贴’后,生病明显减少,以后也会继续坚持的”。
▲随着市民保健意识增强,前来养生保健门诊贴敷的市民络绎不绝。
▲康复科医生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贴敷治疗。
肇庆市鼎湖区中医院
鼎湖中医三伏天灸惠民措施!一次性预约五次天灸治疗,即可免费体验一次以下中医特色治疗
☑小儿捏脊
☑背部拔罐
☑耳穴压豆
上面三种治疗三选一
该活动在广利本部及坑口门诊同时有效!
天灸的疗效大家都知道了!让我们看看小儿捏脊、背部拔罐和耳穴压豆的作用!
小儿捏脊
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以及疳证、遗尿、泄泻及脾胃虚弱的患儿。
拔 罐
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
耳穴压豆
能调节脏腑功能、镇静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帮助康复。
天灸适应症
及注意事项
三伏天灸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等肺系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等虚寒性疾病;
痛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虚寒不孕等;
儿科疾病:小儿厌食、遗尿、小儿易感、小儿保健等;
各类亚健康人群(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和有治未病意识养生保健人群。
“三伏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将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和外治法有机结合,选用通经、祛寒等药物,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时期,肌肤腠理处于开泄状态,进行人体穴位敷贴,治疗某些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顽固疾病,并可减轻很多内服药物对人体的损害,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三伏天灸有什么禁忌症?
1、备孕者及孕妇忌贴药;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忌贴药;
3、发热忌贴药;
4、一岁以下幼儿忌贴药;
5、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者忌贴药;
6、糖尿病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者忌贴药;
7、肺结核未痊愈者忌贴药;
8、甲亢患者甲功能不正常者忌贴药;
9、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忌贴药;
10、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忌贴药。
天灸贴药后皮肤发红、起泡咋办?
中山市中医院罗卫平说,天灸药丸内含辛温芳香走窜的药物,皮肤有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度出水泡等表现属于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如感到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局部出现水泡乃正常现象,轻者可自抹万花油;若水泡溃破可自行涂紫药水,结痂后待自然去痂,注意预防感染。若局部反应严重者,请到医院处理。
贴药当天,需要贴药的女性不建议穿连衣裙,最好是深色宽松上衣。如来到医院汗出较多,可稍作休息或擦干汗液后再贴敷,以防药物松脱;接受治疗的当天,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进食虾、蟹。
能把药物带回家自己贴吗?
医院药物现配现用,不建议患者带走天灸药物回家自己贴敷,非中医专业人士对辨证和经络穴位不专业,且芳香药物挥发性较强,暴露在空气太久容易导致有效成分丢失,影响效果。
一般贴几个疗程才能治好?医生指出,慢性疾病并非贴一次两次就能根治,而是通过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等方法,使人体阳气充沛,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在冬天的发作次数。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三伏天天灸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一般来说连续贴满三个疗程疗效最佳。
呼吸、肩颈痛才适合贴药?
OUT了!
今年省中医院天灸新增了专治失眠的2号新方,以及改善抑郁症的4号天灸新方。
针对的失眠的2号方
失眠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问题,发病率越来越高。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绍,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等,我们开发了针对这些疾病的专方。”
主要成分为黄芥子、吴茱萸、黄连等的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对失眠有改善作用。
以国际公认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疗效评价指标,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的总有效率达84.5%,证实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临床上对轻度、中度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针对抑郁症的4号方
李滋平介绍,岭南传统天灸4号方的主要成分为黄芥子、吴茱萸、郁金等,有助于改善抑郁症。
广东省中医院自2012年起,连续对参加广东省中医院三伏/三九天天灸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约5.1%患有抑郁问题,其中约43.7%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等,约21.4%患者认为疾病对其生活或工作有轻度影响,约39.8%认为有中度影响,约35.9%认为严重影响其生活或工作。
不过,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抑郁,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
广东省中医针灸团队研究发现,精神抑郁的病机多在肝郁脾虚,占比达66.4%,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视情志调节,其中有“七情致病”及“七情养生”的方法,而且还认为疾病要“三分治、七分护”。
团队开发出岭南传统天灸4号方,经临床研究发现,以汉密尔顿量表(HAMD)作为疗效评价指标,4号方的短期有效率为72.7%,远期有效率为81.8%,而常规天灸则分别为66.7%、64.1%,安慰剂为33.3%、33.3%,这也证明4号方在临床上对轻中度精神抑郁有良好的疗效。
现做现用 效果最棒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三伏灸就是根据这种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来治疗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庄礼兴介绍,医院给患者给病人天灸的药膏,都是现做现用,如果药膏做出来,放置时间太长,它就会挥发掉,药效就会大减。
保健专家提醒说
此时节
公众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清淡饮食
粥、汤等食物有利于增进食欲
大量出汗后
要记得及时补水和钾元素
玉米、羊肉、牛肉
红枣、香蕉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多吃苦味食物
苦瓜、芦笋、芥蓝等
可以清热解毒、促进消化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省内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