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你还敢经常熬夜吗!广州27岁小伙熬夜后,突发心梗昏迷不醒

你还敢经常熬夜吗!广州27岁小伙熬夜后,突发心梗昏迷不醒

▲小梁立即被送往急诊科

平时的你是不是看书困,上班困,吃饭也困,唯独偏偏到了晚上就十分清醒,不玩个手机,不吃个宵夜都无法入睡。

但是熬夜带来的危害有多大?它可能会让你一脚踏进鬼门关,小梁(化名)今年27岁,是广州的一名刑警。4月17日晚上,他与同事一起外出执行任务,过程中突然感到心脏不适,于是同事将他送到了当地的基层医院就诊,打完吊针刚站起来时候突然就晕倒了!

他心跳一度停止,意识完全丧失,90%的血管都堵塞了,眼看情况危急,小梁被转至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生连夜展开了全力抢救。幸运的是,小梁最终转危为安,目前已经转至普通病房,很快就能出院。

小梁身体结实,平时不抽烟不酗酒,还经常打球跑步,体能很好,为什么会突发心梗呢?

医生判断,经常通宵熬夜工作,应该就是小梁突发心梗的主要原因。

戳视频看更多▼

经常熬夜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熬夜会使注意力不能很集中、记忆力下降;

熬夜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熬夜会影响血糖调节,导致 2 型糖尿病;

熬夜会使免疫功能下降; 熬夜会引起肥胖;

熬夜还是 2A 类致癌物……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熬夜的危害谁不知道,我也不想啊”

爱熬夜吗?你可能是有心理疾病哦!

一些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的大学生群体也已成了失眠“重灾区”,严重者甚至出现了抑郁和社会退缩行为等情况。

大学生成失眠重灾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报记者一项针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大学生夜生活情况”网络调查数据显示,50.43%的受访学生表示经常在零点以后才入睡,其中九成以上的人在“玩电脑、玩手机”,而每个月都会通宵一次或者以上的学生也在半数以上,比例为51.3%。

去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上,在武汉传媒学院对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传媒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没有焦虑心理的大学生仅占14%,61%的学生因焦虑而导致经常失眠。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在门诊中就遇到过这样主动熬夜,“熬”出问题的大学生患者:小杨今年20岁,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因为睡眠问题无法坚持上学、出现抑郁,被姐姐带来就诊。

就诊时,小杨告诉医生,自己白天的学习效率低,习惯晚上熬夜看书和玩网络游戏,平时都在凌晨1-2点才睡觉。自从上大三后,学习压力更大了,同时又面临找实习单位等问题,经常通宵看书或者玩网络游戏,白天上课时总打瞌睡、没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自己知道这样不对,也尝试过努力让自己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但是根本做不到。精神状况也很差,情绪抑郁。

通过相关的睡眠监测,潘教授判断,小杨是患了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这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此类患者往往不能在期望的时间入睡和觉醒,通常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到严重影响。会出现日间思睡、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症状,影响到社交能力,甚至会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和抑郁。

记者了解到,在大学校园里,熬夜成了非常常见的现象,某项大学生睡眠调研结果显示,约90.7%大学生存在各种睡眠问题,其中熬夜最为常见,极少数学生在22点前入睡,且近50%的学生是在24点后才入睡。

失眠是精神心理问题的“硬指标”

潘教授表示,睡眠困扰不仅仅会出现在大学生群体身上,对于一些职业身份特殊,需要倒班,或者出差倒时差的职场人士来说,也会面临一些睡眠的困扰。而一些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面临更多睡眠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睡眠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身体的不适,也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不少三甲医院,睡眠科与和精神心理科是设置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医学上认为睡眠与精神心理问题紧密相连。有研究显示,80%的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有关,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就是失眠,在抑郁症患者中,有超过九成的病人其首发临床症状为睡眠障碍。另外,精神分裂、躁狂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另一方面,睡不好也会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咨询师屈晓燕说,是否需要去看心理医生,除了行为和感受判断(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否有异样),睡眠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她的经验里,几乎每一个前来咨询的来访者都存在睡眠障碍问题。有些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会下意识抗拒和回避自己存在的行为和感受改变,因此,睡眠障碍几乎成了判断精神心理问题的最直接硬指标——未必每一个失眠者都存在心理问题。但失眠伴随行为和情绪改变的,绝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不仅如此,屈晓燕介绍,如果只是单纯的情绪问题,可能只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即可,但是如果伴随了躯体症状,基本就需要采取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缓解病情。因此,当出现同时出现“失眠+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时,一定不要轻视,在出现失眠、莫名心悸等情况,就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熬夜变丑变笨,非熬不可的夜如何补救?

2017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获奖者发现的时钟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会在相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如果其中的基因突变就会引发疾病,令人变丑、变胖、变笨,熬夜是引发这种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是三个美国人: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W. Young

关键获奖理由:三人的工作窥探了生物钟的秘密,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他们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是如何适应这种生物节律,并同时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简单点说,他们研究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生物钟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你什么时候困、什么时候醒、一天内的体温变化、什么时候荷尔蒙高涨想干坏事,统统是由生物钟在管理的。

生物钟紊乱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糖尿病、抑郁症、肥胖、皮肤受损、记忆力下降等等。因此有人得出了一组价值 740 万元的建议:(诺贝尔奖金9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 740万元人民币!)

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别磨磨唧唧,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此时效率最高,下午和傍晚时健身效果更好。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熬夜变丑变笨,甚至威胁生命,大家看完信息立刻重视起来。但是不到三天就放弃治疗了,该熬夜熬夜,该放飞自我就放飞自我。大家熬夜的理由是:平时工作忙、应酬多,不得不“挤走”睡眠来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即使无所事事,也不愿提前睡觉,非得拖到夜深人静才肯上床。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 0点32分。

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也指出,近六成国人不愿早睡,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且不愿它太快流逝。晚睡、熬夜早已成为国人生活 “新常态”。

熬夜损耗的是什么?

人体是一个小太阳也是一盏灯,而灯里的灯油也是有限的。熬夜不眠,灯油烧的也就更快。长时间熬夜损伤最大的是人的阴液。阴虚火旺的人群就是长时间熬夜的加班党,等到体质发生改变时烦躁上火烧的你想睡都睡不着了。

熬夜老的快,男女都是这样的。熬夜伤肝、伤胆、伤脾、伤胃,反正对身体就是各种伤。伤痕累累的身体再也载不动你身体的运转,邪气入侵、湿毒排不出去、新的能量又无法吸收(就是传统的气血不足),即使再好的底子也会被慢慢蚕食。遇到非熬不可的夜,你需要的是一份熬夜“不伤身指南”。

指南1:营造舒适熬夜环境

营造一个舒适的熬夜环境,忌不吃不喝。既然已经铁定要熬夜了,一定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熬夜环境,同时不要有过多心理压力。边加班边挨饿受冻那是在旧社会做长工。现代人,熬夜当然也要舒舒服服的熬夜。

熬夜是一个非常损耗精力的过程,建议熬夜人群适当的补充能量,最应该规避饿和冷。不推荐甜食和咖啡,熬夜时要吃热的东西,以便给予身体以能量支持,热牛奶是很不错的,但是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因给肠胃增加过重的负担而使得大脑缺氧,这样我们就会产生困意,就没有办法做要做的事情了。
指南2:闹钟一响就起床

7点整,闹铃一响就起床。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临床专家查德罗奥弗博士表示,失眠者最大的错误就是早上赖床,以保证8小时睡眠。

其实,早上睡懒觉容易推迟生物钟,使晚上更难入睡,造成恶性循环。建议即使晚上睡得很晚,早上也要按时起床,然后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
指南3:睡好子午觉

子午觉有神奇的功效,熬夜后一定要用子午觉补回来。虽然错过了晚上的睡眠白天再怎么睡都难以弥补,不过子午觉的十分钟就能迅速的恢复精力。

当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迷恋王者农药的人不在我们讲的范畴之内。对于这类人群“短暂的关爱”显然已经远远不够:加点润滑油继续让老旧的机器强力运转是非常不科学也缺乏人道的,几天几夜奋战身体容易出问题,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指南4:下午散步10分钟

很多人感觉下午3点左右是一天中体能的低谷。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萨耶博士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此时散步10分钟可提高身体能量,至少能保持两小时浑身有劲,其效果比吃一块糖更好。

温馨提示:

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睡前或起床后利用五至十分钟敷一下脸(可使用保湿面膜),来补充缺水的肌肤; 涂抹保养品时,先按摩脸部五分钟;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枸杞茶,有补气养身之效。 做个简易柔软操,活动一下筋骨,让精神旺起来。

生命里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所以不要再熬夜了!早睡早起也可以,给你的梦想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来源: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金华佗就医助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