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邓铁涛:我的医学宣言《中医与未来医学》
#大医精诚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邓铁涛
邓铁涛(1916年-2019年),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铁涛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为中医而生
筑梦21世纪中医腾飞
2019年1月10日,大地阴沉,万物悲戚。一代中医泰斗,国医邓老驾鹤西去。慈祥的遗像两旁,是他生前为自己拟定的挽联:“生是中医的人,死是中医的魂”。
邓老的二儿媳、同时也是邓老的工作秘书陈安琳在邓老的追思会上动情地回忆道:“按照邓老嘱托,我把邓老的遗嘱送到《中国中医药报》公开发表,邓老写道: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是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以后经常有人去看看我,我下一辈子还做中医。”
邓铁涛,是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的中医领军人,他以“铁杆中医”为一生志向,救急扶危,以“铁涛理想”书写百年中医梦,以“万里云天万里路”遥望中医未来。
邓老曾说:“我们是为中医而生的人, 一生为了中医奋斗,(把中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21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邓铁涛的中医梦起于他的父亲——邓梦觉。1939年,邓梦觉逝世,彼时的邓铁涛已开始运用《伤寒》、《温病》的理论治疗乙脑、流脑、流感等疾病,从中阐发“寒温统一辨证”思想,在岭南地区悬壶济世,早负盛名。
中医大家
传承创新中医学术
邓老的弟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回忆:“邓老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一生为中医而奋斗,即使到了耄耋之年,还为中医奔走呼告、振臂高呼,要振兴中医。甚至邓老在晚年,还创造了另外一座理论高峰,就是‘五诊十纲’辨证思想。”
几千年来,中医看病仅靠“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走遍天下,而邓铁涛认为这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他将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发展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提出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入 “治已病” 和 “治未病”的内容。
吴伟说:“邓老说‘已病’是‘末病’,你看‘未病’和‘末病’,一个‘未’字跟一个‘末’字。如果我们能把握‘治未病’,那就是前瞻,把握了主动。我们要把预防为主,防线前移做好。如果疾病等到终末期才来治疗,就会花费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这点来看,中医的治未病是比较前沿的,超前的。所以邓老在晚年提出‘五诊十纲’,我认为这是他的第二座理论高峰。”
邓铁涛的第一座理论丰碑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1937年,日本轰炸广州,邓铁涛逃难到香港,在一个小药店里坐诊。救亡运动带来进步思潮的涌入,他深入研读《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感到这对自己钻研中医有莫大的帮助。
吴伟介绍:“邓老从金元四大家,比如李东垣的《脾胃论》,还有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的著作里介绍的‘重用北芪’的学术经验中汲取了精华,所以他敢用大剂量的黄芪,包括南药中的五爪龙,还有千斤拔、牛大力等药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在心血管方面,他总是教导我们,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浊为标,痰瘀互结,这是冠心病的最基本的病机,所以他主张用‘邓氏温胆汤’来治疗冠心病。”
中医战略家
中医抗击非典立新功
邓老的弟子、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主任邹旭回忆:”现代医学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要不要放支架?要不要心脏外科搭桥?那时候我们想着组建一个心脏中心,就要用新的一个发展模式,用内科跟外科的结合,中医跟西医的结合。这个时候邓老站出来,到我们广东省中医院来查房,毫不犹豫地要支持我们。我觉得他不单单是一个中医大家,他其实是一个战略家。尤其是在03年非典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更深刻。“
2003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击着广东省各大医院的防线,邓铁涛率先带领中医人迎难而上,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交出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邹旭回忆非典时的情形:“我太太当时是在急诊科当护士长,第二天她就有点低烧,全身乏力。到了第3天的时候,两个肺都变成大白肺了。我就向邓老汇报,他提到,第一,坚决要停掉抗生素,第二,建议不能用激素,用激素可能更麻烦,第三,坚决要用中医扶正祛邪,我们中医讲这是损伤了正气,整个免疫系统受损得很厉害。她(我太太)的整个治疗是纯中医的,而且退烧是时间最短的,六天就退烧。”
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的吕玉波回忆起非典的往事:”当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奎尔博士来了。当时,我们感染科主任向他们进行总结汇报。汇报结束后,我记得马奎尔博士当着所有媒体说,我从你们的汇报看到了3个事实:第一,发热患者退热后不复发;第二,平均退热时间比单纯用西药短;第三,平均住院日比单纯用西药治疗要短。“
全世界抗击非典只有西医一个拳头,邓铁涛用另一个拳头出击取胜,再一次带动新时代中医的腾飞。
建言献策
为中医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回忆起邓老的拳拳中医之心,邓老弟子靳士英教授动情地说:“在2003年未知病因的非典袭来之际,邓老挺身而出,组织名老献计献策,堪称医人的楷模,特别是为中医事业的存亡发展,奔走呼告,费尽了心血。"
每当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邓铁涛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1990年,中医备受打击,他心急如焚,联合7位名老中医,上书请求加强中医职能工作,这是当年轰动中医界的“八老上书”事件。事隔八年,全国刮起“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风潮,他忧心忡忡,再次联合多位中医专家,上书中央。
邓老曾说:“中医是后现代医学,中医不是落后的,而是它跑得太前了。《中医与未来医学》是邓铁涛的医学宣言,首先,中医是仁心仁术,仁心就是孔孟之道的仁心,是对待病人的心。但有仁心还不行,还要有仁术,所以中医是尽量不破坏人体来治病的。5千年来,一直沿袭,没有断代的,就是中医。我现在呐喊,就要呐喊到年轻一代,我们中医的未来要靠青年。”
洛杉矶加州大学结合医学合作中心主任许家杰回忆起创立邓铁涛奖学金的往事:“邓老是铁杆中医,我是铁杆中西医,是个新的医学的医生。我有一次跟他探讨的时候说,我们鼓励鼓励这个年轻的中医学生,用你的名字,我资助一点很小的钱,成立邓铁涛奖学金,奖励给每个班第一名的学生。我认为中医将来在全球医学会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希望医疗系统能为人服务,也就是邓老说的仁心仁术。”
仁心仁术
铸医魂垂范千秋
铁杆中医——邓铁涛,为中医奋斗一生的百岁泰斗,妙手仁心,造福无数苍生,成为一代国医大师。他用铁涛壮志书写辉煌的中医事业,他用铁肩,铸就了让一代代岐黄后人无比敬仰的精神标杆。从年少立志,到阅尽百年沧桑,邓铁涛的拳拳中医心从未改变,他为中医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为中医的教育传承殚精竭虑,为中医的腾飞不懈奋斗。
邓老的弟子邱仕君说:“邓老虽然已经远行,他的精神永在,风范长存人间。邓老,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您的中医腾飞之梦,必将梦圆有时,您的遗训,弟子谨记在心,来世咱们再结师生缘,再续中医情!”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在邓老的追思会上说道:“邓老曾说,中医学的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彷徨了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我们的责任,任重道远。大师仙去,言犹在耳。让我们继承邓老的遗志,共同开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