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卢芳:湿邪为患甚于寒!你体内的湿气,都来自这六处

国医大师卢芳:湿邪为患甚于寒!你体内的湿气,都来自这六处

▲卢芳 第三届国医大师,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79岁的国医大师卢芳,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善于治疗“杂症”的他,对养生有两点认识:一是防湿邪,二是不生气。

“湿气为患”不得小觑

卢芳认为,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北方的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

在这种环境人体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而根据临床观察,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以下六个坏习惯加重体内湿气1缺觉

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通常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

卢芳建议大家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另外,如果白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则会让睡眠质量更高。

2口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养胃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些油腻、过咸、过甜或过辣的食物,而这些所谓的美食是最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因此卢芳建议,日常多食清粥小菜清清肠胃,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有利身体健康。

3贪凉

卢芳认为,过食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卢芳建议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

目前有很多人喜好聚会、聚餐,三五好友凑到一起就喝一场“大酒”,而过量饮酒正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

卢芳认为,酒助湿邪,所以酒精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5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卢芳建议,在四季都要坚持体育锻炼,通过养肾达到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

6久坐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卢芳建议,久坐办公之余多起身运动一下,是十分有助于身体保养的。

养生就要不生气

“不生气”是卢芳最为推崇的养生之道。他认为,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生气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过激情绪。

卢芳说,养生首先需要我们力戒怒气。频繁生气或者暴怒,一方面无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对身体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恬惔虚无”的心态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很多人嘴上“无所谓”,内心确“很计较”,经常有些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天翻地覆。更有甚者一气之下,就此“驾鹤西去”,也是屡见不鲜的。

卢芳调节情志的窍门1提倡修炼静功

他认为人的精神心理修养,要在静守中去体验,通过调心、入静,或静坐,或站桩,总以清心入静,排除杂念,一心体会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久而久之,则真气充沛,五脏安和,形神健旺,自会长寿。

2要“知足常乐”

生活中多想一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可以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从根源上减少发怒情绪。

3培养幽默感

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缓解紧张气氛,自然可以减少发怒情绪,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快速摆脱困境。■

【来源:养生中国】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