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长期只吃素有益健康?小心营养失衡
▲潘永 主任中医师,营养科副主任。担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
现在吃素的人越来越多,素食餐厅也慢慢地遍地开花。不少人认为,吃素更有利于健康与养生,医生表示素食的确有利于“三高”患者、改善消化等,但是吃素就真的更有利于健康与养生吗?看看营养科专家是怎么说的。
林峥是一家素食餐厅的合伙者,也是一位素食践行者,他说自己获益匪浅,“以前体重超标,高血脂。经过5年素食生活,目前体重减少14斤,胆固醇降至正常。”他认为现代社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脂肪与癌症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乳腺癌、大肠癌与前列腺癌。不少癌症患者有偏好食肉、缺乏膳食纤维的饮食嗜好。”
据了解,素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比肉类明显少,对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作用。不过长期纯吃素,可能会导致营养失衡。
长期全素食不可取
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潘永指出:“素菜中热量较少,对于减肥人群来说可谓首选。但是长期纯吃素食,不搭配其他营养,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造成贫血、体质偏寒。长期吃素也可能会造成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
潘永主任介绍,首先,长期素食容易造成贫血,素食中缺乏造血需要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铁等微量元素,而此类营养成份主要的和最佳来源是肉食。“以前有人认为菠菜中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但这其实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谬误,其含量远远不及红肉,因此,仅靠吃菠菜来补充铁元素是不可取的。”所以,长期素食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对于月经期妇女以及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适当荦食还是非常必要的。
潘永主任建议,对于由于信仰必须要素食的人,应定时补充微量元素,例如可以通过口服市面上常见的膳全片或金施尔康等复合维生素来补充人体所需,也可以吃未受精的鸡蛋和牛奶,释迦摩尼佛也曾经接受过羊奶供养。
豆制品并非优质蛋白
另外,潘永也指出,长期完全素食会导致人体缺少必需的氨基酸。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蛋白质只有20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经过复杂的组合形成筋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器官还有免疫体等,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是通过蛋白质才形成的。人体有9种氨基酸是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肉类、禽蛋、奶类等食品中含有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如果人体缺乏这些必需的氨基酸,就只能首先消耗自身瘦体组织,分解自身的蛋白来补充这方面的需求,造成肌肉数量和力量的退缩,脏器组织的萎缩,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难以抵御禽流感等流行性疫病。”
“很多素食者以为依赖豆类蛋白即可弥补这方面的营养缺失,但其实大豆的蛋白含量虽高,但并非优质蛋白,缺乏蛋氨酸,因此,大豆并不能替代荤食,特别是有肾病的人不能完全靠豆类来摄取蛋白质。”人体吸收的蛋白质是需要经过人体内消化酶的分解成为短肽或者氨基酸才能充分吸收,其实也是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不存在以生物活性高营养价值高的说法。
合理搭配才是王道
潘永提醒:“完全素食对于小孩与老人是绝对不建议的,小孩与老人一定要吃蛋奶肉类,纯素食缺少动物蛋白,可能导致血红蛋白、B族维生素缺乏。一定要保持饮食多样化。”另外,月经期、产褥哺乳期以及更年期的女性,高强度体力劳动者等,应避免长期素食,否则会体能透支造成营养不良。
“最好的饮食方式是荦素合理搭配,既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油脂,同时又使营养全面,这才是健康之道。”潘永建议,饮食按照膳食宝塔比例来吃,五谷杂粮等主食要最多,水果蔬菜次之,肉蛋少一点,脂肪与甜点等要吃最少,每顿吃七八分饱即可。此外,潘永特别指出,人体的状况,除了食物影响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人体自身的代谢,消化能力、运动、作息等都会影响人体代谢情况。
如果你对自己的体质以及营养合理性存有疑问,或者也想素食时尚一把,不妨到营养门诊进行咨询。■
【来源:佛中医】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千万不能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