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盘点“十二五”|“七位一体”全面开花

盘点“十二五”|“七位一体”全面开花
1月22日,2016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作工作报告。徐庆锋在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以“四有五抓一提升”为总思路,全省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等七个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医疗:
省级财政建立了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其中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56所中医医院建设资金6.56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16.1亿元,建设规模69.4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了35.8%,全省中医院床位数达到40801张,比2010年的29657张增长了37.58%。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4个,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5个。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助74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43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预防保健:
省级财政投入近1亿元支持“治未病”服务网络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基本建成。15个地市、县区级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创建稳步推进。

教育:
全省中医医院卫技人员研究生以上占9.6%,比“十一五”同期增加了28%;本科生卫技人员增长12.41%。禤国维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5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获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125名一线专家获第二批省名中医称号。全省新增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4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1个、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全省中医药高等教育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科研:
中医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5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正式挂牌。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7个、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1家。设立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12项,资助中医药强省建设科研项目1463项;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有序展开,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整理工作不断推进。

产业:
“智慧药房”、线上+线上中医服务平台等“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新业态生机勃发。全省共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8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20家。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超亿元的品种30个。广药集团、丽珠集团等一批中成药大型生产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康美药业、广州致信药业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成为国内一流。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著名商标1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69个。形成了广州清平市场和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等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全国首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建成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40个,建设单位18个,形成了12条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线路。

文化:
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加强,推动中医药科普宣传不断深入。百度大数据显示,广东省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全国第一。“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活动正式启动,“大医精诚”中医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受到热捧。多个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影视、手机游戏、动漫产品开发项目全面启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惠及儿童、青少年。多项岭南中医药传统技艺入选“非遗”项目。

对外交流:
我省中医药机构与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机构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我省成为国家级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省,4家机构成为国家级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机构)。中药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成功搭建,广东复方青蒿素产品成为了我国援非的重要名片。我省中医药连锁品牌机构登陆香港中医药市场,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