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林君玉:准确处方用药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大医精诚
▲广东省名中医林君玉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林君玉
林君玉(1937年生),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曾任潮州市人民医院和湘桥区医院中医科主任。曾任潮州市第七、第八届政协副主席,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获得潮州市政府授予第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对话嘉宾:鉏金军
鉏金军,广东中医药官微执行主编。
中医治病特点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精医简药,疗效卓著
鉏金军:您觉得岭南中医在治病方面有什么特点?
林君玉:岭南中医的治病的特点,我简单概括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精医简药,疗效卓著。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既上课教书也看病,看病的效果非常好。在我们每学完一科他们都带着我们临床见习,见习的老师给我们讲解得非常详细,治病的效果也剖析得一清二楚,对我们学习基础是很有益处的。
刘赤选老师是温病的大家,他编著的《温病知要》和《温病讲义》是誉满全国的。他对治疗温病非常有把握,非常有经验,临床效果非常好。当时我的同班同学,患了细菌性痢疾,一天拉了八九次大便,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烧,不能吃饭了。刘老师一看,给他开了芍药汤,一副药才一毛多两毛钱,三副药就把病治好了,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很佩服。
学医之路
幼年喜爱中医,学习名家经验
鉏金军:您是怎么样走上中医之路的?
林君玉:我从小生长在小城镇,从小有病,就是找中医看,比如感冒、胃肠不好闹肚子了、出水痘,出麻疹......都是家长带着我去找中医看病。所以在我从小的印象里,中医是很能治病的。
那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有这么一个愿望:我好好的读书,我将来要当一个儒医,当一个中医生。我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是1956年,全国开始创办五所中医学院,北京、南京、上海、成都,还有广州中医学院,我就把高考的第一志愿填上了广州中医学院,就进了这个学院读书。
用药经验
准确处方用药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鉏金军:中草药是中医的基础,那么对这方面您是怎么样看的?
林君玉:医生给病人看病,离不开用药和处方,辨证论治的具体措施就是用药处方,临床效果的体现也是由用药处方来见证。处方开得好,每个药物都搭配得准确,治疗效果就很好。比方说,中药的四气五味不能忘;药物的分量、用量、常用量也不能忘;服药的方法不能忘。
比如一个非常普通的处方,补中益气汤。好多老年朋友,季节一变化,其实没有真正的伤风感冒,他就觉得不舒服、怕冷、手脚冰凉、打喷嚏了。我们用补中益气汤,在处方里,应该以北芪作为主要的用药,有些医生不重视北芪的用量,效果不好。但能够把北芪真正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量地用,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归脾汤,它的作用是统血归脾。归脾汤里面有一个很妙的小药,起到了“君臣佐使”里的“佐药”的作用,就是木香。用了木香,归脾汤的治疗效果就很好,不用木香,治疗效果就差了,为什么呢?木香是理气醒脾的药,归脾汤中养营养血的药需要搭配木香舒畅气机,健壮中焦脾胃,才能达到生血养血安神强壮的目的。
大医精诚
发挥余热,对得起病人的信任和要求
鉏金军:我们知道您是03年退休,但直到现在一直还是给很多患者看病,那么是什么支持您有这样的热情来继续从事中医工作的?
林君玉:因为我学了中医,我现在还有能力去运用。再加上党中央这么重视中医的发扬光大,我们广东提出口号,要打造中医药强省。所以我现在还有余热,我得坚持下去,我认为这是利人利己的事。我学了中医,如果因为年纪大了就把学到的知识荒废了,那我以后再增长知识的机会就会受到限制。再加上这是病人的信任,病人有这个要求,我们当医生的不能拒病人于外。■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