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和强:重剂起沉疴,有菩萨心肠才敢用霹雳手段
#大医精诚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刘和强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刘和强
刘和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医40多年,经他手治疗的病人无数,他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疑难危重病,常常能取得惊人的疗效。
重剂起沉疴
危重病人一定要重剂量,才能把重病号挽救回来;没有霸道的药,解决不了问题。
刘和强的弟子于云红说:我是从2013年开始跟刘主任学习的,刘主任很多具体的事例是非常感动我的。案例中的这个病人的情况非常危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跟时间争分夺秒抢救。
刘和强:这个(病毒性脑炎)病人印象我很深,是个读初中一年级的小女孩,14岁,她是高烧、抽筋、呕吐、神智模糊。当时抽筋是用安定跟抗癫痫的药,效果不好,也吃了安宫牛黄丸,一天两个,前后吃了五六个,效果也不好。
刘和强弟子闵存云:她的身体情况是非常差的,病人病到这种程度,就算抗生素用上去,效果也不一定好。
刘和强:后来儿科神经科的主任叫我去看。我就考虑这个病人热侵入哪个部位,侵入了营分、气分,叫做“气营两燔”。
我用了凉血的、清热解毒的、开窍的药物来给她治疗。我记得用了羚羊角10克,当时没有犀角了,国际上不给使用。用了天然的熊胆、天然的牛黄这类是开窍的药、解毒药。
因为加强了解毒、加强了开窍,所以汤剂的药可能比安宫牛黄丸好一点,也就是说我的中药的治剂,治疗的谱比安宫牛黄丸广一点,而且剂量也比安宫牛黄丸重一点。
于云红:刘主任在急危症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他年轻的时候治疗这种急危重症的患者还是挺多的,他用药有一个特点,就是稳准狠。
刘和强:一定要重剂量,才能把重病号挽救回来,叫做重剂起沉疴,就是很危重病人,你没有霸道的药,解决不了问题。不能用几分的银花、连翘治疗,这不行。
(中药的剂量,要)根据病情需要。有个成语叫“有备无患”。什么“备”,“备”就是适应证,有这个适应证你就放心去用药,就没有出现什么副反应。当时药费1500元左右,现在大概三、四千元,这样病人用五天,把病情控制下来,你说用几千块钱救一个人命,还是很值得的。
于云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考虑到药物的价格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病人的生命。
闵存云: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沟通好了,那自然病人家属就没问题了;如果事先沟通不好,这个病人家属不愿意或者说他没有这个能力,那肯定就做不到了。
刘和强:当时我叫他去北京路广州药材市场买药。
买回来,病人家属说没有地方熬药。我说来我家里,你自己看火熬药。
闵存云:刘主任无论是为人为师、还是从医、照顾病人方面,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
刘和强:作为一个医生,不要分贫贱富贵,不要分时间地点,只要人家有病,就像孙思邈讲的,你要全力以赴,为病人治好病。
我们中医人,对中医药要信,要相信,要真正去探讨。大家一起去努力,才能够把我们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禤国维:医生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周岱翰:去除肿瘤不等于根治,更具现实意义的路径是……
刘茂才:都说“心主神明”,我为什么说是“脑主神明”
蔡炳勤:中医,摒弃了手术就是丢掉了传统
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邱健行:熟读经典,把病人当老师,方能因时而变,立于不败
罗永佳:中医跟西医不是对抗的,要有开放的态度
谢国材:中医治疗肿瘤的法宝,一是辨证施治,二是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