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人参热补,桑叶清补,推荐两款食疗方

人参热补,桑叶清补,推荐两款食疗方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c2ODExMA==&mid=2651029620&idx=2&sn=13539f1e09c4cf0684487c69ef0b28df

“人参热补,桑叶清补”。
桑叶,别名冬桑叶、霜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制用。霜桑叶就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神仙叶”。

李时珍说: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有鸡桑,叶花而薄;有子桑,先椹而后叶;有山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槁矣。

关于桑叶的功效,古籍中亦有记载:《神农本草经》:除寒热,出汗;《名医别录》:桑叶汁解蜈蚣毒;苏恭谓:煎浓汁服,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藏器谓:研汁,治金疮及小儿吻疮;煎汁服,止霍乱腹痛吐下,亦可以干叶煮之;时珍谓: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震亨谓:经霜桑叶研末,用米汤调服,可止盗汗。

中医认为,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临床上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桑 叶

← 桑叶原植物

桑叶饮片

关于桑叶在霜降后采收,具有更好的质量与疗效,是古代医家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目前桑叶原药材根据采收期不同可以分为“青桑叶”、“霜桑叶”之分。
桑叶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每年4月开始发芽,5月份叶初长成,7、8月份叶片最为茂盛,10月下旬左右开始经初霜,经霜后1个月左右就开始落叶,且药用成分含量急剧下降,不宜入药。
因此,桑叶采收期应为10月下旬经初霜后,此时采集桑叶芦丁及绿原酸含量相对较高,同时也符合桑叶药用须经霜的传统要求。

桑叶除了药用,亦可入馔,今天推荐两款桑叶食疗方:

桑叶茅根猪肉汤

原料:桑叶30g、白茅根30g,黄豆100g,猪肉250g,生姜10g。

制作:
1、将桑叶、白茅根快速冲洗干净,备用。
2、将黄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备用。
3 、将瘦肉洗净,切小块,冷水下锅,煮沸后捞出,备用。
4 、将上述所有食材和生姜片一同转移至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煲30分钟,最后放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用:清热祛湿,健脾益胃。

不宜人群:脾胃虚寒者。

桑叶菊花饮

材料:桑叶10g、杭菊花5g、枸杞子10g。

制作:
1、将桑叶、菊花、枸杞子均洗净备用。
2、瓦煲加入清水500ml,大火煮沸后,放入桑叶、菊花、枸杞子,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熄火,滤去药渣,留汁。

功用:清肝降压、泻火明目。

不宜人群:脾胃虚寒者。

作者简介

作者:温莉珍
科室:药学部
职称:主管中药师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