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岐黄日历】初秋欲凉还热,养生重在清热润燥

【岐黄日历】初秋欲凉还热,养生重在清热润燥

原文:“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医醇賸义秋燥》
解读:这句话出自于《医醇賸义》,它是一部综合医著,重视脏腑气血辨证,处方力倡和缓醇正,在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上多有阐发,是一部重要的中医临床参考书。作者是清代江苏孟河著名医家费伯雄,与同乡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并称为“孟河四大家”,其学术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这句话的意思是初秋时分,由于距离夏天较近,虽然降雨减少、空气干燥了,却仍残留有几分夏日的炎热,因此民间有“处暑处暑,热死老鼠”、“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谚语,因此在初秋要注意天气的燥热。而到了深秋时节,由于渐进入冬,天气中难免夹杂有几分的凉意,因此要注意防寒防燥。虽然整个秋季以燥为主线,但是根据时间的不同又有偏凉和偏热的区别。明白凉燥和温燥的异同,才能真正掌握秋燥的全貌。
养生要点:处暑时节,虽然暑热渐消,气温由炎热逐渐过渡到寒凉,但是受短期回热天气影响,仍有持续高温,整个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燥中带热,很多人也会表现出口鼻干燥、咽干咽痛、干咳、大便干结,甚至流鼻血等燥热症状。因此养生的要点在养肺,重在清热润燥,饮食当以“补而不峻、润而不腻”为原则,可以多食用西瓜、雪梨、竹蔗、荸荠等水果,也可以用百合、白茅根、莲藕、蜂蜜、莲子、淡菜、沙参、麦冬、菊花等清补凉的食材或药材。切不可过早食用人参、鹿茸、阿胶、羊肉等温热滋补之品。同时应该开始早睡早起,安神静气,以缓冲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来源:南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