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广州市首批30所学校开设中医药课程,推进中医药进校园

广州市首批30所学校开设中医药课程,推进中医药进校园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首批30所中小学的学生在这个学期开设中医课程,传承中医药文化。

试点的这30所学校分别为:

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
恒福中学
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
海珠区知信小学
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荔湾区芳村小学
荔湾区沙面小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
广州市天河中学
天河区石牌小学
广州市同和中学
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黄埔区黄船小学
黄埔区东区小学
番禺区化龙镇大博学校
番禺区韦大小学
花都区狮岭镇芙蓉初级中学
花都区花东镇秀塘小学
南沙区南沙小学
南沙大岗小学
从化区太平镇莲塘小学
从化区城郊中学
增城区实验小学
增城区高级中学
广东广雅中学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指出:中医药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我们不应从大学分专业那一刻才开始了解中医药和文化,而是应当从小学、中学就要开始学习中医药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认为,在教育中植入”慢功夫”、“系统化”、“辩证性”的观念,将引导教育者放慢脚步,帮助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

在广州进行试点前,广东省从去年开始就搭架子,以地方教材建设为核心,针对项目式学习手册、中医药文化主题研学旅行、师生健康沙龙、中医药校园工作坊、中医经络体操、专家讲坛在内的6个版块进行系统性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6+1”体系。

▲“中医药进校园”广东模式

教材:结合地方特色,分学年、学段,充分借鉴中医药理论基础,融合中小学课本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相关知识。

▲部分学校的中医课程

▲部分学校的中医课程

项目式学习手册:让学生亲身体验常识性的医学实践、感受中医药学的文学和哲学内涵、运用各自然学科知识处理健康问题,并把科学的养生观念扩散。

▲学生在研学旅行

中医药文化主题研学旅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罗浮山等中医药名山基地、广州生物岛等实验基地以及中医药博物馆等场馆,展开研学旅行的实践课程。

▲中医药校园工作坊

中医药校园工作坊:学校通过实物展览,诊疗操作,校园百草园种植等实践体验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中草药种植园、中医学堂、中医药博学馆“一园一堂一馆”的形式加以展开。

▲中医经络体操

中医经络体操:中医专家针对青少年好动的特点与在学习时久坐、易产生的脊椎变形、颈椎不适、阳气不足等问题,专门研发出动静结合、简单易学的中医经络体操,通过拍打经络等方法舒缓疲劳、醒脑明目、活络血液与经脉的方式,达到预防保健和强身健体的目标。

▲中医在为同学们讲课

专家讲坛:博博采众家之长,聘请具有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到讲座当中。■

【来源:广东教育观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