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暑利湿,健脾养胃。三款养生汤,让你健康一整夏!
还记得这样的一个场景吗?
那时,大家在平房的门廊底下,围绕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子,坐着小木凳。
长辈们手里拿着大蒲扇,谈笑间,桌子上的解暑汤一饮而尽。
小朋友在院子打闹着,大人们谈论着天地,一天就在这样的闲暇时光中度过。
如今,高耸的大楼,快节奏的生活,大家不能时常相聚。
但在夏天喝汤的习惯,却被家家户户传承了下来。
人们常说:“夏日喝汤,胜似药方。”
在炎热的夏天里,来一碗解暑汤是再好不过了。
既能解渴,又可调理身体,可谓是药食同源的最佳体现!
这些夏日家中的必备汤,看看有没有你的最爱!
绿豆汤
早在先秦,屈原就在《离骚》中对绿豆有过记载。
但当时,人们只发现了它可以当作肥料使用,却不知道它可以熬成汤,煮成绿豆沙、做成绿豆饼供人们食用。
直到孙思邈发现了绿豆的奥妙,这才让我们后世能够喝到美味的绿豆汤。
、
但绿豆并不仅仅是肥料、是食物,同时它也是“正儿八经”的一味中药。
中医认为,绿豆味甘、性寒凉,可入心及胃二经,有着消水肿、利小便、止泻痢的功效。
夏天阳气上升,津液不足的小伙伴,常常会出现“上火”的情况,出现扁桃体肿大、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这看似是“上火”,其实是一种虚热上扰的的表现。
什么意思呢?
这就像是把家中门窗紧闭,等到晚上回家时,就会感觉闷闷的。
因为不流通、不流动,把热郁在那里,就形成了虚热。
如同我们夏天要到海边散热,而不去沙漠散热一样,一是因为有水汽,会让我们感觉到凉快;二是因为空气流动的力量,把热散开,就不会感觉到热。
把这个原理放在我们身上,就可以看作是我们身上的水分不足,流动不通;同时,又没有流动的动力,才会形成虚热。
这时喝一碗绿豆汤能够清热,降虚火,还能够补充水分,让我们的身体迅速恢复状态,活力满满!
有些喜欢吃冷饮的小伙伴,嘴唇发红发亮,这时来一碗绿豆汤,消暑解渴,可比冷饮好太多。
但好物不可多得,好食不可多吃,虽然绿豆汤可以解热,但不宜多喝。
长期饮用会伤及脾胃,对于手脚冰凉、容易痛经、宫寒的小伙伴们,更是不太建议服用。
若是嘴馋,可以在绿豆汤里加入肉桂、大米等食材,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大米性平,温和养胃,可以抵消绿豆的寒性。
说到大米,现在正值冬病夏治的黄金期,健脾养胃的大米汤,你们都爱吗?
大米汤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中医上常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维持着身体能量的输送。
脾胃功能弱,就没有足够的能量让气血运行,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毛病。
而大米汤有着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晚上失眠,睡不沉,早上起来也没精神,多喝些大米汤,补充津液,濡养脾胃,晚上就容易睡的好。
感冒没食欲,身体发冷,这时候来一碗热乎乎的大米汤,改善脾胃,增加胃气。
脸色苍白没血色,坚持喝大米汤补充津液,让身体恢复元气,面若桃花,气色好!
在此之前,有很多小伙伴问堂主,市面上米的种类太多,不知道用什么米来熬制效果最好。
这里,给大家解答一下。
熬制大米汤,最好选用粳米。
粳米,有近7000年栽培历史,是主要产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米,主产区在东北。
米粒呈椭圆形,较短、较粗,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
这种米口感较粘稠,最适合煮粥,味甘、性平,补脾胃、养五脏,适合长期食用。
常见的粳米有: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等。
而市面上的丝苗米、猫牙米、泰国香米等大米,细长且不粘稠,属于籼米,熬粥补胃气就不太合适。
在《伤寒论》中,113个方剂中有7个都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粳米保胃气的作用,经水熬制的米汤更有补津液之效。
难怪著名经方家陈修园说,整部《伤寒论》,概括起来只有六个字:
保胃气,存津液!
但大家熬制大米汤的时候要注意:多放水,少放米。
毕竟我们要喝的是大米汤,而不是大米粥,熬成的米汤,可以日常饮用。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熬制大米汤的方法,有需要的可以观看~
喝的量,建议每天三升以上,或至少三升。
喝的时候一定要小口小口的喝,正如《伤寒论》里所描述的“少少与饮之”,更容易被身体吸收,滋养脾胃。
作为一款调养脾胃的养生汤,现在不喝,更待何时?!
酸梅汤
绿豆汤帮助降虚火,大米汤能够改善脾胃,但要想解暑止渴,酸梅汤可少不了!
还记得年幼时夏日的午后,总有位推着木板车的奶奶在街边叫卖着“酸梅汤,解暑的酸梅汤哟……”
还在远处的小伙伴听见吆喝声,便一窝蜂的跑过去,五毛钱一大碗的酸梅汤,片刻就点滴不剩。
如今街边再也没有酸梅汤可卖,但喝酸梅汤已成为夏天必备的事情了。
《本草新编》有提到:
乌梅味酸,气平,可升可降,阳也,无毒。收敛肝气,固涩大肠,止血痢,安虫痛。乃止脱之药,备之以敛滑脱可也。
由它制成的酸梅汤,可起到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
在清朝时它就成为了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士贡梅煎”,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在炎炎夏日,来一杯酸甜可口的酸梅汤,能够散热降温、弥补津液,还能起到消热解暑的功效。
但喝酸梅汤,一定要热饮,不要冷饮。
很多小伙伴贪图一时过瘾,常常喝冰镇的酸梅汤。
一杯冰冷的酸梅汤入肚,或腹泻,或胃痛,各种毛病接连出现,殊不知这让本就虚弱的脾胃又添新伤。
喝热的酸梅汤,虽然会感觉到短暂的热感,但因为酸梅汤“敛津,止渴,固脱”的特性,喝完片刻后,会感觉到持续的凉爽。
较凉的酸梅汤,热的酸梅汤口感也更丰富,有层次,香味也更浓郁。
而且夏日喝酸梅汤,还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它里面的酸梅能够生津止渴,能够让人提起精神,恢复活力。
还可以让晕车达人避免晕车,还可以起到醒酒的作用。
但酸梅汤好喝,却不好熬制。
各种食材的相互加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熬制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酸梅汤。
为了让小伙伴能够随时随地的享用这款酸梅汤,守正在夏天为大家研发了这个解暑汤。
不需要熬制,即泡即饮,让喜欢酸梅汤的伙伴们避免了熬制的麻烦。
相较于市面上的酸梅汤,我们只选择它应有的6种材料,没有任何添加剂!
我们选用了来自河北的山楂之乡,品质优良、营养价值更高的山楂;来自农家种植,人工采摘、晾晒的乌梅。
不添加安赛蜜等添加剂,采用纯度高的冰糖,让口感更甘醇温顺。
除去酸甜的乌梅,我们也添加了柠檬,让酸梅汤更增加一丝夏日的清爽,还可以帮助生津。
我们把这些原材料自然晾干、无硫熏,经熬制、提取净化、浓缩、沸腾造粒成自然固体饮料。
最终的呈现,就是大家手里的那一杯杯满含我们所有诚意的酸梅汤。
但因为它添加了冰糖和山楂,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慎用!
点击下图,就可以品尝夏日的美味啦!
夏日初伏已来,希望这些消暑解渴汤,陪伴你度过愉快夏天!
///
今天是入伏第三天,三伏贴一定要用起来!
适用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退行性病变及慢性胃肠炎、痛经,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以及小儿、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为回馈粉丝,三伏贴的福利来啦!
粉丝福利
为了回馈公众号的粉丝朋友
特地给大家争取到了福利!
凡是关注公众号的粉丝
可领取专属10元优惠券!
原价:178元
现价:99元
领券再立减10元,仅需89元!
会员折扣和优惠券可同时享用
限量100张!每人限领一张!
限时3天!
领取福利攻略
1.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点“立即领取”
2.领券后,点“立即使用”,结算自动抵扣
今日互动
#你最爱喝哪款汤呢?#
—The End—
动动手指,来点个三连击吧~
记得“分享”~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