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阴阳与表里的关系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阴阳与表里的关系

把病分成两大类,在中医辩证上主要是阴阳。

病的发生,(包括)脉法也是这样的:不太过便不及,全是的,症候也是。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讲的阴阳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上、下就是矛盾,上是积极的方面;前后也是一样的;美、恶,美就是积极的。

把积极的方面都叫做阳,把消极的方面都叫做阴,这是古人的阴阳,就是给矛盾的两方面起的。

在症候上什么叫积极呢?就是兴奋的、发扬的、热的,这都是。

抑制的、沉衰的、消极的反面都是阴证,我们在临床上也确实能体会。

所以病的发作只是两个方面,如测血压,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不高不低,血压就没病呀。

所以有人生了病,生理机能要改变,首先改变的就是代谢机能,这个改变呀,亢进的方面发生阳性证,如痛、呼喊叫呀,脉又大、又快、又浮、又实,都属于太过的情形,这叫做阳。

有的病发作呈消沉的样子,如昏睡不醒,身凉,脉又沉又卫又细又涩,这都是属于不及的方面,这叫做阴。

阴阳哪儿来的?还是生理机能的关系,主要是代谢机能有病就使机能改变,改变就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太过,一个是不及。

太过,古人叫做阳;不及,古人叫做阴。

疾病的万变,只能是这么两类,不是阴就是阳,不阳不阴就没病。

古人就这么个看法,这是很简单的事。

病的反应,古人看症候反应,在哪反应?离不开人身上。

反应到表,表就是体表之表,就是咱们说的躯壳,身痛、脑袋痛、关节痛、都在体表,着古人叫做表,就是反映到表上的阳证,我们就管它叫做表阳证,就是这个书上的太阳病;

那么这种阳性反映到里,(叫做里阳证,就是这个书上的阳明病)。

“里”很好体会,“阳明病之为病,胃家实也”,你从这句话你就知道,“里”指着消化道里面,那么这叫做里证。

也不是在体表,也不在消化道里,就是半表半里证。

在哪儿呢?就是在腹腔间。一切脏器都是属于半表半里的范围。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