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经气脉络:中华文化“保健”身体
在中华文化中,一个人成就自己,不是看你有多少钱。
儒家思想最能代表中华文化,而在儒家入门书《大学》中就提出了对一个人成就的看法。
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经一章大学之道
全文内容可综合整理如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格物、致知以达诚意正心之功的途径为:知止-定-静-安-虑-得-诚意-正心。
中华文化是先由内省,完成自我,再向外发展,以成就全家-全国-全天下的福祉。
这是中华文化对一个人成就的看法。
以修身为本,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华人特别喜欢练功,中医强调扶正,都是反求诸己的做法,与资本主义的一切向外求,一切向外发展,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文化的特质也影响了国人对医疗保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