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中有虚热,到底该怎么办?【己安先生讲伤寒】
导读:《伤寒论》和《易经》结合,会有什么惊喜?胃中有虚热,到底该怎么解决?
优酷视频《小道经方》第34期,己安先生对此有精彩的讲解!
《伤寒论》第193条
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按说每个经的欲解时都不做解释的,因为临床中实际的情况往往不会按照欲解时来,如果非要说一下的话,可以根据《易经》,申酉戌从季节上来说是秋季,放到五行上来说是三会西方金,也就可以理解为金的气比较厚的时候,也就可以愈。因为申酉戌是西方的气。
在强调阳明的时候说的是“胃家实”,实是有余的症候,胃五行属土,所以申酉就可理解为金泄土之性。
《伤寒论》第194条
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不能食,说明得了中寒,如果攻其热那就错了,因为本来就是阳明中寒,用攻法一定是错的。再攻其热,就会导致吐,因为在胃这个虚冷的地方,就容易从上吐出来,在肠虚冷的话就容易腹泻,所以上吐下泻是整个肠胃出了问题。所以本条也进一步给我们强调,如果得了中寒,尽管看上去有热证,也不能用攻的办法。
在临床上,很多人大便头上干,然后稀,平时喜欢吃冷饮,这说明胃中有虚热,这个时候不能给他用承气汤,这时候可考虑半夏泻心汤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同时伴有腹满的情况。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