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到 | 抓住三伏养生的最后机会!
虽已立秋,但三伏天还未过!
到本月24日这段时间,是三伏天的末伏阶段,一年中最重要的三伏天,每一天都是非常宝贵的!
抓住这最后的升阳气、排病邪的好机会,不要错过~
冬病夏治,排病邪
中医提倡“冬病夏治”,该理论的依据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治疗某些寒性疾病,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可以说,夏天赐给了我们排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人体阳气在冬天要闭藏,要减弱,就像生的火炉子到了夜晚要封火。
所以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而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解冻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要想晒干是很困难的。
然而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阳气正盛,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
阳气有多重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人体如同一台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而阳气正是这台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的原动力,也是保证各系统有条不紊协调工作的基本物质。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即使身体代谢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需要阳气气化功能的正常才能排出体外。
一旦人体失去了阳气的支持,就如同天空失去了太阳,天地不能运行,万物不能生长,一切的生命活动将归于静止和消失。
“卫外者也”又说明阳气是人体的保护屏障和健康卫士——负责抵御六淫邪气,防止病邪入侵。
如何抓住末伏机会升阳气?
1、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亦来自于《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
当归四逆汤原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参考剂量:
当归60g 细辛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大枣25枚 通草15g 一剂
熬药方法:
全部药材放到一起,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温馨提示: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特殊需求,须遵医嘱。
关于方中细辛的用量,可以参考文章→《为细辛平反昭雪 》
2、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方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针对血虚而体寒的人而创建,尤其胃寒较重,常腹痛的人可不要错过啊。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
大火烧开,小火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3、艾灸助阳
可以直接艾灸肚脐(神阙),一个小时以上,温阳救逆,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艾灸前后多喝米汤。
可市场上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的艾条,效果不好非但不说,还会伤害身体,得不偿失。
为了让人们艾灸过后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正研发了扶阳艾条。
选用五年的陈艾,以40:1的比例,即40公斤艾叶提纯1公斤艾绒,制成一款用料十足的好艾条。
我们高纯度的艾条,艾灸之后感觉腹中有咕咕噜噜的水声,小腹还暖暖的。
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说明热量传导进去了,艾灸起到了作用。
现在处于末伏阶段,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用上艾灸,抓住三伏天的小尾巴,让身体得到更好的调养!
点击下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