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南怀瑾先生|夫妇、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要懂得相处之道

南怀瑾先生|夫妇、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要懂得相处之道

◆ ◆ ◆ ◆ ◆

在家庭兄弟夫妇之间,随时会吵架,闹一点小意见,彼此之间要原谅,如不能原谅,今天结婚,明天就会离婚了。一个团体中,朋友相处,如果从小地方去挑毛病,一天也处不下去……

但父母、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为了一点小毛病就怨恨,这种心理状况,“不可矶也”,就像流水中的一块石头,激起愤怒的浪花,不可以让它扩张。否则小地方不合,就变成了怨恨,做人都成问题。亲属之间,如果心理上越疏远,不孝的心理就越大;如果小事情当大问题来解决,这个不孝也越大。

所以孔子说舜是“至孝”的人,是第一个孝子,因为舜是被后娘赶出家门的,前后曾九次被赶出来,甚至到了五十岁,当了宰相回家,对后娘跪下来,还是被赶出去。最后,尧准备请他当皇帝了,陪他回来看父亲,尧还对舜的父亲瞽瞍说:你把儿子教得好,他非常贤能,这都是你的功劳,现在我打算把帝位让给他。瞽瞍听了这番话,眼泪掉下来了,舜看见很难过,抱着父亲为他舐眼泪,结果瞽瞍的眼睛复明。这一下,他对儿子好起来了。所以舜这才是第一大孝子,并不是从美国回来,给父亲一百美金,就算是大孝子。(《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01
夫妇相处之道

夫妇之间许多的事故,也无非太过亲密,才会发生反作用的。所以古礼教人处夫妇之道,也要相敬如宾。宾,就是客,也就是朋友的意思。

一个人如深知此中的利弊,实在会觉得可怕!不过,如能渐渐从学养上做到一个“敬”字,又会觉得有无限的机趣,才真能体会到人生处世,确是最高的艺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两句话,小孩子们都会说,就是出在这里。只要两个人同心协力,“利”不是利害的利,是锋利的利,像刀子那么快、那么利,连黄金都切得断……

尤其是夫妻呀,朋友呀,两个人利害相同,同心协力,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所以“同心之言”,同一个思想,同一个观点的话,“其臭如兰”。这个臭不是香臭的臭,不作形容词讲,臭就是味道。同心之言,那种味道像兰花一样,永远清香的。这也就是形容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辞,“先嚎啕而后笑”的境界。(《易经系传别讲》)

02
父子相处之道

中国的教育是易子而教,自己的儿女不自己教,交给朋友,请他教。如果不易子而教,是会有问题的啊。所以做父母不要把孩子盯得太紧,易子而教才好。(《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依照古礼,父亲不教自己的儿女;但是为了教育子女日后的立身处世,社会上有些坏事情是应该让儿女知道的。反观我们中国的父母们,有几个敢把社会上的坏事,或者某些人的丑事叫儿女了解?从前我有一个朋友就很难得,对于烟、酒、嫖、赌等不良嗜好,都带儿女去看。可不是由自己带,而是转托朋友带他的儿女到这些场合去,好让他们认清楚什么是坏事,对自己有害无益的都不能做。这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孟子说,对儿女的教育,由父母亲自来教,在情势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父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态,正面的教育很难。孩子想看个电视,父母就摆出威严的态度,用命令的口吻禁止;而朋友较为客观、理智,就不至于过分严肃。实际上儿女已经很累了,看一点电视轻松轻松,并不过分。

孟子说:对于子女,我们当然要以正道教导他们。子女如果不听,就“继之以怒”,发脾气了,不是打就是骂,于是反效果出来了。据我所知,许多家庭教育,所得的都是反效果。一些青年男女出了问题,都是家庭教育有问题,而不一定是问题家庭所造成的。父母太方正了,教育出来的儿女多半是死死板板;这样的儿子,再教出来的孙子,就板板死死,更糟糕了。另有一种反效果,方正、严厉的教育下,激起了叛逆的心性,那就更麻烦了。这样看下来,我非常同意孟子这个观点……

孟子所说的“父子之间不责善”这句话,千万要记住。父子之间不可要求过多。这个“责善”的“责”,就是责备求全的意思,“不责善”也就是不要过分求好……许多眼前的例子,都证明孟子这句话的道理。但也有许多为人父母者,犯了这个“责善”、过分要求的错误。犯得还很深,这千万要注意。

父子之间如果责善,就会破坏感情,就会有嫌隙。孝道要建立在真感情上才会稳固。父子之间能像好朋友般相处的很少;试看生物界,飞禽也好,走兽也好,子女长大了以后,就各走各的。人为生物之一,本性上也是如此。由此可知,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只是把子女教育成人,使他们能够站得起来,有了自己的前途,父母也就完成教育的责任了。至于子女以后对父母怎样报答,那是子女自己的事情,也不必存什么希望。再见吧!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

父子之间一责善,问题就大了,这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万一遇到坏的父母呢?也同样的,子女不可以对父母责善,不可过分要求父母。(《孟子与离娄》)

03
兄弟朋友相处之道

我们读古书,“兄友弟恭”,兄弟、朋友之间要友爱,真正的好,真正的爱;如果为了学佛学道,或者讲道德,才对兄弟朋友特别好,已经不对了,是假的了,做不好的,要是自然天性才行。(《列子臆说》)

交友之道实在很难,太亲近、太熟识了,自然会变得随便,俗语所谓的熟不知礼,就是这个意思。由于熟不知礼,太过随便,日久便会互生怨怼,反而变成生疏了。所以古人由经验中得来的教训,便很感慨地说“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也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友也者,友其德也”,交朋友是为道义而交,不是为了地位而交,不是为了利用人而交,也不是为了拜把兄弟多,可以打天下,或如江湖上人“开码头”,“扬名立万”而交。交朋友纯粹是道义之交,不可有挟带的条件。常有年轻人说:“我们同学很多,将来可成为一帮”,这就是挟带了条件,已经不是真正的友道,只是利害的结合。孔子说,朋友的道义,是彼此规过劝善,不是专说好话。其次,朋友有“通财之义”,“患难相扶持”,不是富贵相扶持。其中以“通财之义”最难做到。自古以来有句俗谚“仁义不交财,交财不仁义”,可见通财之义更难。(《孟子与万章》)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