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病人吃药之后,有哪些排毒反应?

病人吃药之后,有哪些排毒反应?
对于中医来说,治病是一个过程,我们关注过程比结果更多,因为关注过程的时候会给我们一定的信息及信心,不同的过程代表着不同的身体状态,从而指导我们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所以,在吃药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现象需要我们观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这种现象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开始被大家注意了。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记载: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中医治病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辨证施治,而辩证的主要原则就是“因”,要因势利导,顺着天地之气,然后从不同的地方给邪气以出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排毒反应。病邪在癫顶的情况,就必须用发越的药物,涌吐之剂;病在下面,就要用泻药,将人体的病邪引导出去,脾胃中满的情况就要用泻法,有的时候出现腹泻也是正常的;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都可以从汗中排出体内的毒气。

出汗

大家都知道,出汗是日常最常见的一个动作,但是出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出什么样的汗,出汗的量大不大等等,都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状态。

在《伤寒论》中对出汗有着非常严格的描述,有的是微似汗,比如吃了桂枝汤,需要啜热稀粥,这样才能稍微出一点汗,但是汗又不能太大。比如葛根汤,服用之后也会有稍微的一点点汗,这个时候必须是一点汗,不能汗出琉璃,不然病一定不能好。

还有服用小柴胡汤之后的战汗,这些都是吃药之后的排毒反应,只有正确的使用这些排毒反应,人体的邪气才能最快、最舒适地排出体内。

腹泻

人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排毒反应,那就是腹泻,针对的是很多上火、便秘的患者,在患者服用了寒凉的药物之后,不管这种寒凉的药物是大黄类的泻下药,还是黄连类的清热药,人体都会有反应,其中反应最明显的就是腹泻,或者大便变溏。

另外,还有的时候用一些补脾胃的药物,也会导致腹泻,比如用半夏厚朴生姜人参甘草汤治疗腹胀,很多时候就会出现腹泻,腹泻完了之后,人体就变得比较轻松,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迅速改善。

呕吐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经历过坐车呕吐的事情,其实呕吐是人体排出体内湿气的生理反应,很多胃部有水饮的人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呕吐,所以呕可以祛除湿气;另外,呕吐还是人体去火的一个好方法,对于相火上炎的人,呕吐一下就会好很多。在治病的过程中,因为这些身体的反应都是排出邪气的出路,所以只要能够加强他们的功能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在治病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法会导致一些排病的反应,但是总提来说,汗、吐、下是三种最重要的排病途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