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怎么样培养?孩子只是父母的影子!
#上火专辑
庆余阁国学研究班招生已经进入中期,但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还是大家最关注的,所以写一篇文章说明一下,国学研究班分三年,第一年上课主要课程是三门:第一门是《周易》课,这是最基础的父母要掌握的,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来应对很多事情,没有这个逻辑基础,很难接受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上课方式则是课件结合语言,微信群上课,也会分享成功案例,让大家参考。
第二门课是答疑课,面向年轻学子的问题,包括如何学习,如何改掉一些因为身体原因导致的生活习惯问题,父母如何引导学习,学习古代大家的教育方法,拟用教材为《曾国藩家书家训》,上课方式是每周周六晚上,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现场上课,上课时需要父母、孩子同时在场,现场解答一些问题。
第三门课是《论语》,学习的方式是线下课,暂定5-7天,主要选择一些名山,一边学习,还能游玩,时间会选五一节假日或者十一节假日,地点暂时未定。
在上课之前,其实有些家长一直在思考,或者是质疑,为什么学习要叫上家长,其实这个非常重要,孩子的价值观表面上是来自老师的教育,但是实质上,学校老师是一样的教育,有的孩子成了,有的孩子荒废了,最终有了很大的差异,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么?
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或者是价值观的养成,跟老师的关系真的不大,而是身边的父母的关系很大,因为父母给的价值观才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价值观,我接触过身边的男男女女,男的价值观跟他父亲的价值观一样,行为模式也基本一致,有的甚至长的也很像,处世风格也很像;女的价值观与母亲一致,长得有的也一致,人生际遇也一致,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为什么?
一个人,如果自己都没有过好,怎么让孩子过好?自己的人格都不完美,怎么会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一下子就完美了呢?我们开设周易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清除的认识到自己的毛病,通过自己调试自己,改善自己的气场,这样自然就会改善孩子的气场。
一个人,只想着孩子努力,是很不现实的,只有自己努力了,孩子才会努力,只有自己对知识有了热爱,孩子才会对知识有热爱,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很多人,自己想着做生意,想着一夜暴富,其实在无形中就会影响引导孩子往这方面走,那还能读好书么?
所以,不管你想身边谁变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变好;如果想让孩子视野变宽阔,那就自己先把视野变宽阔,“士之子恒为士,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农之子恒为农”,习与性成,没有一朝之变,也别想鸡窝里飞出凤凰鸟,是为序!
很多人在关心下一代的时候,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试想在身子都不正的情况下,如何让影子不邪?另外一个人的出身其实不关紧要,最关紧要的是这个家庭的气象,所谓的气象就是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未来的决定性作用的决定,父母对于孩子,就是舵手,如果这个家庭个处于一种走下坡路的阶段,那么孩子的未来也不会好,如果一个家庭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下,即使是白手起家,也会有明亮的未来。
而对于这个,我们就是想用中国古代的各种方式,提醒我们自己,让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是无误的。有的人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或者觉得一下就报名几个课程,会觉得很吃力,没关系,上面三个课程也可以分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