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研究发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健康人无意义。
“建议不要在健康人群癌症筛检,并大力加强对惰性癌的研究”,这是全国人大委员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原主席韩启德院士关于中国癌症调查的一篇文章中得出的结论,这篇文章发表在《医学与哲学》2017年1月份的杂志之中,其实早前在2016年的医学峰会上,韩启德院士就已经做过相关内容的报道。
(一)治愈率可能是造假
癌症真的没有必要筛查嘛?这一切都需要用事实说话,在文中,韩院士指出“在癌症病人 大 量 增 加 的 同 时,癌症治愈率显著提高”,很多人会说,癌症的治愈率提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提升,但是事实上,可能会让我们很失望。
“治疗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手术技术水平提高,更先进的化疗药物和放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靶向药物的发现等。而大家还是更多地将此归功于对癌症病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笔者认为上述两方面的贡献都很重要,但还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那就是:由于超 声、CT、磁 共 振、PET、特 异 性 肿 瘤 标 记物等先进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比以前多发现了一批没有症状和体征的、在以往诊断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甚或不 会 增 长,乃至能自动消失)和 不 会 转 移 的“早期癌症”,仅仅由于这些病人的良好转归,才使癌症的治愈率得以提高。”
然而,如何证明这个假设,却是一个非常有技术的难题,因为一位癌症病人,经过治疗好了,无法证明如果不治疗也会好,一般都会认为那是因为发现得还算早;一位癌症病人治疗无效,即使发现时病灶很小,一般会认为发现得还不够早;医疗实践中也无法把癌症病人分组进行治疗与不治疗对照研究。
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其实很多情况下,有的癌症被发现,经过中医的治疗,癌症标志物没有了,症状没有了,病人恢复了健康,但是现代医学死活不会承认中医治疗好了癌症,而是将痊愈的可能转向“误诊”,但是如何证明有的癌症能够自己好呢,会自己痊愈,也有可能被中医,食疗等方法治疗好呢?
韩院士用了几个方法,共同证明:
第一是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回顾性比较经济、社会和医疗技术发展,特别是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前后,人群癌症发病率、5年生存率和死亡率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考察,比如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乳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发现发病率显示巨大的差别,乳腺癌中美分别为22.1/10万和92.9/10万,再比较这两种癌症的死亡率,却发现中国反而明显低于美国,中美两国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5.4/10万和14.9/10万,这样一对比,对于美国科学技术水平高,早诊断、早治疗反而不利于癌症的存活。
这样的结果,提示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没有给预后带来好处。
第二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癌症筛检人群和非筛检人群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别。2011年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55岁~74岁的女性人群中,采用肿瘤标志物CA125并经阴道超声检查筛检卵巢癌,筛检组与对照组各近4万人,追踪观察12.4年,发现因卵巢癌死亡人数在体检组为118人,对照组为100人,并无显著差别[1]。
第三是检查非癌症死亡者或一般就医者体内有没有癌症病灶。对非甲状腺癌死者做甲状腺组织病理检查,发现36%有癌症病灶,若把切片切薄至0.5mm,比例更高。再如乳腺癌,对40岁~50岁非癌症女性死者做病理检查,发现其中40%存在乳腺癌病灶[2]。美国底特律一个机构检测了525例意外死亡男性的前列腺组织,按年龄组区分,70岁及以上死者中,82%被检查出患有前列腺癌,50岁~59岁死者的检出率是46%,即使20岁的年轻死者,检出率居然也达8%[3]
也就是说癌症是死亡要到来的重要结果,而不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癌症其实是一种死亡标志物。
(二)早诊断、早治疗对健康人无意义
“衰老是癌症 最 为 肯 定 的 危 险 因 素,而 衰 老 不 可 避免,因此癌 症 不 可 能 被 消 灭”,人类面临着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所以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癌症,所以与其说癌症是一种病,不如说是人类生命轮回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状态。
韩院士将癌症分成三类,其中的一类就是惰性癌,即使发现了,他的恶化也是很慢的,所以对于这些癌症的早诊断对于健康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以病灶为中心追求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缺乏意义。
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癌症筛查需要特殊考虑,因为有的癌症类型是有意义的,老年人因为处于人生的衰老状态,所以提早发现很有必要。
(三)中医对癌症的认知
癌症对于中医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最古老的关于疾病的论述中,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意到了癌症的危害,只是那时我们不叫座癌症,而是积聚。
积聚是疾病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在人体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之后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由于涉及的脏腑非常多,通常是情况非常复杂。
《黄帝内经》百病始生一章指出“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翻译成白话文,则积聚一开始是因为感受寒气,当人体没有进行很好的治疗的情况下,寒气会逐步入侵人体,最终形成积聚,也就是现代的癌症。
要知道,现代科学能够检测出来的问题,基本都已经到了器质性病变,而在器质性病变之前,还有所谓的神变,气变。神变与气变,是现代仪器无法检测到的,而现代仪器能够检测到的,一般都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
参考文献:
1. BUYSSS,PARTRIDGEE,BLACKA,etal.Effectofscreeningonovariancancermortality:theProstate,Lung,ColorectalandOvarian(PLCO)CancerScreening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YearbookofOncology,2011(22):85-86;
2. NIELSENM,THOMSENJL,PRIMDAHLS,etal.Breastcancerandatypiaamongyoungandmiddle-agedwomen:astudyof110medicolegalautopsies[J].BrJCancer,1987,56(6):814-819.
3. SAKRWA,GRIGNONDJ,HAASGP,etal.Ageandracialdistributionof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J].EurUrol,1996,30(2):1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