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好不好,看舌头就知道,4个护心法则送给你,养出健康好心脏
针灸皮肤科 凌晓燕
夏养心秘诀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同气相求,养心正当令。
心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脉、主藏神。《灵枢》指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坚持以下日常养心原则,来护卫我们身体的司令部。
一
舌自测心脏功能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可见心与舌的关系密切,心脏情况可从舌的色泽及形体表现出来,大家快来自测。心脏功能正常,舌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脏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舌体胖嫩;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色,重者有瘀斑;心火上炙,则舌尖红火生疮。
二
日常养心法则
01
睡好“子午觉”
11点-13点,午时,为心活动最活跃的时辰。此时阳气上升的最高点,午时过后,阳气下降,阴气开始上升。睡好“子午觉”,会在这个阴阳相交之时保持住心气。
02
防情绪波动
如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忧郁,恐惧悲伤,惊恐激昂,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症。《黄帝内经》有“喜伤心”的说法。现代医学认为,情绪波动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紊乱,使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
03
不暴饮暴食
不良饮食习惯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大喜加暴饮暴食需小心“子盗母气”。所谓“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子指脾胃,母指心,说明脾气不足而借调心之气来消化食物。尤其心脏病患者(特别老年人)需注意。
04
经络养心法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之腑滋养均可通过调养经络得到实现。由此可见,欲养心,可从心包经入手,效果十分显著。手厥阴心包经仅有9个穴位,是十四经脉中最少的一条经络。穴位虽少,但其作用非常大,有些穴位是专病专穴,是其他穴位无法取代的。
〈郗门穴〉
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其为急救穴,用拇指用力点按郗门穴,可有效防止心绞痛。
〈劳宫穴〉
手掌心,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为心包经之荥火穴,能清心泻火,治疗口舌诸病。
对劳宫穴的刺激能积极对抗日常紧张、焦虑等情绪。且是治疗晕车的要穴。
图片:摄图网
侵删请联系微信
Hi,大家好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山西省中医院
入驻微信视频号啦!!!
怎样才能找到山西省中医院的视频号呢?
扫描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击关注就可以啦!
不仅可以看到医院的短视频
还有各种疾病科普
中医养生类视频等着你来看
快叫上小伙伴一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