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别名土黄鸡、金鸡落地、老鼠尾、透地龙,为豆科千斤拔属植物蔓性千斤拔的干燥根。因其茎纤细,根直而长,形似老鼠尾,故又名“老鼠尾”。千斤拔
本品性温,味甘、辛,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腰腿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蛇咬伤等,尚可用于妇科多种炎症(如中成药妇科千金片,由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及党参组成)。
《岭南采药录》载其功效为“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血栓、保护坐骨神经、保护脑组织及类雌激素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胃肠炎腹痛腹泻、跌打损伤疼痛、外伤出血和久咳咯血等。
牛大力,俗称山莲藕(广东、广西)、血藤、九龙串珠、甜牛大力、牛古大力(广西)、大力薯(广东)等,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根。牛大力
本品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能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用于病后虚弱、阴虚咳嗽、腰肌劳损,风湿痹痛、遗精、白带等。《生草药性备要》载其功效为“壮筋骨,解热毒、理内伤,治跌打,浸酒滋肾”。
20世纪70年代始作为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丸由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女贞子、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等组成)、强力健身胶囊等中成药生产的原料药材,在两广地区广泛应用,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牛大力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祛痰、镇咳、平喘以及保肝作用。临床证明其对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庄教授多运用此药对治疗痹证、痿证之肝肾脾虚者,二者均性味甘平,能补益肝肾,收补益之功而无壅滞燥热之弊。岭南人服用补益肝肾的滋腻之品多易出现“上火”现象,年迈者尤甚,因其脾胃已弱,运化无权,此时采用牛大力与千斤拔这对平和的补肝肾之品尤为合适。更为妙者,二者皆有通络之功,适合痹证病机。痹证多有经络瘀阻,不通则痛,痛而制动,气血不荣,更添瘀阻。千斤拔舒筋止痛,牛大力强筋活络、通经养络,二者相辅相成,则痹蠲痛除,患处得动,可自行运动导引,加以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痹证遂除。
庄教授临床上运用此药对灵动自然,法随心出,不拘于痿证、痹证,但凡肝肾虚损诸证均可用之,或君或臣,不一而足。运用千斤拔、牛大力药对治疗痹证医案1则
廖某,男,86岁,2018年1月19日因腰痛就诊,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痹证-湿证”。
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0g,桑寄生30g,牛膝15g,薏苡仁30g,千斤拔30g,牛大力30g,白芍15g,细辛3g ,淡附片15g。
按:方以补肝肾、强筋骨、通筋络为法。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桑寄生、千斤拔、牛大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利湿(牛膝、薏苡仁取四妙之意而去清热燥湿之黄柏、苍术),细辛、附片加强通络之效,白芍缓急止痛。此处用药兼顾患者年高,避用苦寒燥湿之品,代之以健脾渗湿、补肾强筋之品。运用千斤拔、牛大力药对治疗颤证医案1则
许某,女,68岁,2018年8月30日因“帕金森病”就诊,舌淡,苔少,辨为“颤证- 肝肾亏虚证”。
处方:党参15g,千斤拔30g,牛大力30g,酸枣仁15g,酒萸肉15g,五指毛桃30g,白芍15g,天麻15g,茯苓15g ,炙甘草5g,白术15g,桑椹15g,川芎10g。
按:此处以健脾补肾、通络止颤为法。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五指毛桃共奏健脾益气之功,桑椹、酒萸肉、白芍、川芎滋肾补血,酸枣仁养心安神,天麻息风止颤,牛大力、千斤拔舒筋通络,补益肝肾。此方取八珍汤之意,治本以补肝肾强筋骨的甘润之品,治标有平润息风之天麻,用药平和却针对性强。此外,方中有南药五指毛桃,与千斤拔亦可形成对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时常用五指毛桃合千斤拔,健脾补肾,祛湿活络,补而不燥,尤其适合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广东骨科名医何竹林亦认为,五指毛桃与千斤拔同用可增强其补益之力。【小结】
千斤拔与牛大力堪称“南药两壮士”,二者合用,补肝肾、强筋骨之力不容小觑。二者性味甘平,日常服之无虑,味道甘美,庄礼兴教授亦常嘱患者用其与猪骨煲汤服用,有壮腰膝、舒筋络、祛风湿的作用。在临床中,凡肝肾脾虚者,无论痹证、痿证或颤证,用之多获良效。
作者:庄礼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