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治疗学 / 正文

灯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灯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灯火灸疗法的最常用于治疗感冒,治疗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效果都好。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以冬、春尤为多见。本病的发生多与气候失常,寒暖不慎,正气不足,肺卫之气不固,外邪乘虚內侵有关。临床上,中医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 风寒感冒 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咳嗽,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等,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取穴 风池、风门、列缺、合谷。 风池 足少阳胆经:正坐取穴,在督脉风府旁大筋外, 后头骨下凹陷中, 主治头痛、鼻塞、外感风寒等 风门 足太阳膀胱经,俯伏取穴,在第二胸椎下,督脉旁一寸五分。主治头痛、感冒、咳嗽等。 列缺 手太阴肺经:两手虎囗交叉,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就是本穴。主治咳嗽、头痛、咽喉肿痛等。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拇食二指并拢,在拇食二指之间虎囗纹头上。主治头痛、鼻塞、咽喉肿痛等。 配穴 头项强痛者加外关(手少阳三焦经:俯掌取穴。在阳池后二寸,两骨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感冒等);鼻塞不通加迎香(手阳明大肠经:在鼻唇沟上端,鼻侧凹陷中。主治鼻塞、嗅觉失灵、鼻炎等);发热或高热加大椎(督脉,在第七胸椎下陷中。主治感冒,身热汗不岀,咳嗽等);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屈肘拱手,手虎口向上取穴。在肘窝横纹头(桡侧)筋骨间凹陷中。主治咳嗽、便秘、咽痛等);喉痒咳嗽者加肺俞(足太阳膀胱经:俯伏取穴,在第三胸椎下,督脉身柱旁一寸五分,主治咳嗽、哮喘、感冒,发热、肩背强痛等);天突(任脉,仰靠取穴,在胸骨上窩正中。主治胸痛、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 灸法:明灯爆灸法: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连灸3~5天。 风热感冒 治疗方法如下:治则:疏风散热,肃肺解表。 取穴:大椎、合谷、风池、外关。 大椎:督脉,在第七胸椎下陷中。主治感冒,身热汗不岀,咳嗽等。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拇食二指并拢,在拇食二指之间虎囗纹头上。主治头痛、鼻塞、咽喉肿痛等。 风池:足少阳胆经:在督脉风府旁大筋外, 后头骨下凹陷中, 主治头痛、鼻塞、外感风寒等。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俯掌取穴。在阳池后二寸,两骨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感冒等。 配穴:鼻塞不通加迎香(手阳明大肠经:在鼻唇沟上端,鼻侧凹陷中。主治鼻塞、嗅觉失灵、鼻炎等);喉痒咳嗽者加列缺,手太阴肺经:两手虎囗交叉,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就是本穴。主治咳嗽、头痛、咽喉肿痛等”; 天突,任脉,仰靠取穴,在胸骨上窝正中。主治胸痛、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头痛加太阳正坐或仰卧取穴,主治头痛等;印堂(仰卧取穴,主治头痛等)。 灸法:明灯爆灸法:每天施灸1次,每穴1壮,连灸2~3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