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肠外营养适应证禁忌症
全肠外营养(TPN)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主要用于满足患者在胃肠道功能不全、严重创伤、手术后、肿瘤化疗等特殊情况下的营养需求,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全肠外营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用,本文将对全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症进行详细的介绍。
全肠外营养适应证
1、严重创伤:如大面积烧伤、颅脑损伤、多发性骨折等,这些患者往往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无法正常摄取食物和水分,需要通过全肠外营养来维持生命体征和组织修复。
2、手术后:手术后患者常需暂时禁食,胃肠道功能恢复缓慢,全肠外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器官功能的恢复。
3、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胃肠道麻痹,食欲减退,全肠外营养可以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降低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4、肠道功能障碍:如炎症性肠病、肠梗阻、先天性肠道畸形等,这些疾病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严重受损,全肠外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素,改善营养状况。
5、恶性肿瘤化疗:化疗过程中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全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减轻化疗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6、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和水肿等症状,全肠外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控制水钠潴留,改善肾功能。
7、其他:如严重感染、危重病人监护等,全肠外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支持,维持生命体征。
全肠外营养禁忌症
1、肠道通畅:全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输送,如果患者肠道通畅,可以考虑采用口服或经口鼻饲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2、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严重腹泻、腹膜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严重受损,全肠外营养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反而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
3、肝功能障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胆汁分泌减少,全肠外营养中的脂肪难以被消化吸收,可能导致脂肪肝和其他并发症。
4、循环系统障碍: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液体潴留和循环不稳定,全肠外营养需要严格控制液体平衡,否则可能加重循环系统负担。
5、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利用障碍,全肠外营养中的葡萄糖容易导致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
6、过敏史:对全肠外营养中的各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全肠外营养。
7、并发其他严重感染或休克: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纠正原发病状,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使用全肠外营养。
全肠外营养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医务人员在选择全肠外营养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安全有效的应用,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