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治疗学 / 正文

针灸辨证纲要 → 脏腑证治 → 脾病证治

针灸辨证纲要 → 脏腑证治 → 脾病证治

常见证型

症 状

常见疾病

治法

针灸治疗

脾气虚弱 食少纳呆,腹胀,肠鸣,便溏或腹泻,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多见于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子宫脱垂、贫血等。 补中益气 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背俞穴,针用补法加灸。
脾阳不足 腹痛绵绵,喜暖喜按,泄泻清冷,小便不利,白带清稀,肢体不温或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泄泻、水肿等。 温运脾阳 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背俞穴针用补法,加灸。
湿热困脾 腹胀,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体倦身困,头重如裹,大便不爽,小便不利,目黄,身黄,尿黄,苔黄腻,脉濡数。 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肝炎。 清热利湿 取足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