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考按摩师证资讯 / 正文

小儿推拿便秘的证型

你好~关于小儿推拿便秘的证型咨询在线客服吧

小儿推拿便秘的证型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治疗小儿便秘有着显著的疗效,要真正发挥小儿推拿的治疗作用,就需要对小儿便秘的证型有深入的了解,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对小儿推拿便秘的证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便秘,在中医理论中,便秘是指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的现象,小儿便秘是指儿童在这个阶段出现大便不畅的症状,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体质虚弱等,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小儿便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证型,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证型进行一一介绍。

1、脾虚湿盛型

脾虚湿盛型是小儿便秘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稀溏,色黄而臭,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这类患儿的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停留在体内,与大便混合而形成便秘,治疗时,应采用健脾燥湿的方法,如补益脾气、运化湿气等。

推拿手法:顺时针揉脐50次,逆时针揉脐50次;按揉腹部300次,重点在脾区;捏脊3遍。

2、肝郁气滞型

肝郁气滞型是小儿便秘的另一个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硬痛难排,伴有情绪烦躁、易怒等症状,这类患儿的肝气郁结,不通则痛,导致大便堵塞而形成便秘,治疗时,应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等。

推拿手法:按揉太冲穴30次;揉肝俞穴30次;推背30次;分推肩胛骨10次;按揉合谷穴30次。

3、肾阳不足型

肾阳不足型是小儿便秘的较为少见的证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伴有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等症状,这类患儿的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肠道,导致大便干燥而形成便秘,治疗时,应采用补肾壮阳的方法,如补肾阳、温煦肠道等。

推拿手法:按揉肾俞穴30次;揉命门穴30次;擦腰部30次;按揉关元穴30次;轻叩背部30次。

4、气血两虚型

气血两虚型是小儿便秘的较为严重的证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色暗红,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这类患儿的气血两虚,不能滋养肠道,导致大便干燥而形成便秘,治疗时,应采用补气养血的方法,如益气养血、调和脏腑等。

推拿手法:按揉三阴交穴30次;揉太溪穴30次;轻拍小腹30次;捏脊3遍;按揉足三里穴30次。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需要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推拿师应结合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诊疗,家长也应该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养成,配合推拿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