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推拿适应证
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等部位发黄的一种病症,黄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等,黄疸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其推拿治疗也有着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黄疸推拿的适应证进行详细的阐述。
黄疸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刺激,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黄疸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对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黄疸推拿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肝功能、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黄疸推拿的适用人群
1、患有黄疸性疾病的患者,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2、患有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如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3、患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4、患有肝脏疾病、胆囊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
5、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胃溃疡等。
黄疸推拿的适应证
1、黄疸伴有腹痛的患者:黄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这是因为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腧穴,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缓解腹痛症状,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2、黄疸伴有便秘的患者:黄疸患者常伴有便秘症状,这是因为胆汁淤积影响了肠道的功能,黄疸推拿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的腧穴,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常用的穴位有大椎、天枢、曲池等。
3、黄疸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黄疸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胆汁淤积刺激了胃肠道,黄疸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腧穴,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恶心、呕吐症状,常用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合谷等。
4、黄疸伴有发热的患者:黄疸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这是因为胆汁淤积引起的炎症反应,黄疸推拿可以通过刺激背部的腧穴,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降低发热症状,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大椎、命门等。
5、黄疸伴有精神抑郁的患者:黄疸患者常伴有精神抑郁症状,这是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和生活压力,黄疸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头部的腧穴,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太阳穴、四神聪等。
黄疸推拿的操作方法
1、操作前准备:在进行黄疸推拿之前,应先让患者排空小便,保持膀胱内无尿液,要让患者放松身体,取舒适的体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戴上手套或使用润滑剂,以免感染或损伤患者的皮肤。
2、操作步骤: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节奏均匀,避免过度刺激或不足刺激,推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操作。
3、操作时间:黄疸推拿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适当调整,初次操作时可适当缩短时间,以观察患者的反应和适应情况。
注意事项
1、黄疸推拿应在医生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推拿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操作。
2、黄疸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进行其他治疗,如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3、黄疸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病情,如有病情恶化应及时就医。
4、黄疸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