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药自学,写作一周年感想公号药自学,写作一周年感想猛然间想起,不知不觉公号写作已经一整年了。
去年八月注册了今日头条,无奈写药品文章都要资格审核,审核过不了只能把战场转移到知乎上来,因为知乎的资格审核过了。
就在开始写知乎后,又冒出了更新的想法,并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清晰了公号定位:药品知识。毕竟这个公号早在17年底就注册了,当时更新回忆录、旅行游记、生活感想等,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后来也曾冒出更新药房故事的想法,但终究感觉没有那么多值得写的故事,最后也放弃了。
直到去年九月,重新将公号收拾打理一下,正式开始更新药品知识,这次终于坚持下来了。
刚开始有一份药品名称表,想着就按上面的药品来更新,每天写一个药,开始的第一个月是日更。
十月份因为备考健康管理师,又停更了一个月。
十一月继续更文已觉得力不从心,毕竟对一个人运营的公号来说,要做到日更其实难度挺大,且不说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就算时间上也经常有事耽搁。
思考再三,之后就改为两天一更。
大概是因为当时日更加知乎写作吧,经常伏案写作四五个小时,后来就落下了肩膀痛的毛病,反反复复。
有段时间,那种痛是站着也痛,坐着也痛,以至于有点害怕坐在电脑前了,因为坐着写作时坚持不了多久就更痛。
今年五六月份,吃了中药加上拔罐,症状才大大缓解,但还是落下了毛病,痛症时隐时现。
医生说就是伏案写作导致的,让我经常做做扩胸运动。但是呢,人都有懒的毛病,小病小痛就不太当一回事,尽管只是简单的运动。
大概别人也有这样的毛病,求医问药过程中都怕麻烦,症状也懒得说清楚,用药就想着一些泡水的药,尽管有的药方很对症,但他们也懒得熬药。
大概,在小病小痛面前,麻烦事更他们难以接受。
关于公号粉丝,除了前期知乎上的文章吸引了一部分粉丝外,基本很少互粉和打广告,涨粉也是佛系。知乎虽是开放平台,但更新药品知识经常被判定为包含医疗建议的违规,加上那段时间肩膀痛,索性也就不更新了。当时开始更新时粉丝恰好是108个,如今一年过去了增长到1078个,一年不到一千的粉丝,其中百分七十多是女粉丝。说到粉丝,我特别感谢一位读者,大概他是看着我的公号一步步走过来的,文章都有看,也会大段地留言,并给我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于写作方面,前期还挺顺畅,感觉有很多内容可写,但大半年后就出现了写作瓶颈,不知道写什么好。
但其中也有惊喜的事,偶然间一篇文章在看一看精选出现,阅读量竟达到了好几千,也正因为这样一两篇文章,直接把粉丝推到500并开通了流量主。
有了清晰的定位和坚定的信念后,于今年520正式将公号原名木子左更名为药自学。
但是近期的写作常态是发呆一小时,写作一节课,排版一刻钟。
尽管如此,但有个坚定的信念:看着每天增长的粉丝,我一定不能放弃。说到这里,来说说关于钱的事吧,开始公号写作前,有段时间给公号投稿,相比文学稿件而言,医药文章的稿费不低,一篇文章两百加,每个月都能拿大几百的稿费。公号写作后就没有精力投稿了,但前期公号几乎不赚钱,只在今年五月开通流量主后才有了微乎其微的收入,大概一天一个棒棒糖的钱。有段时间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去投稿好呢,还是自己写公号好呢?毕竟投稿就有收入,再努努力收入还挺可观,但写公号基本没收入。偶尔也会在知乎上看看公号写作或涨粉技巧,很多人写公号也不赚钱,粉丝也不多,但也坚持着。直到某次看到一个答案:写公号就像自己做生意,前期都是投入,后期才有回报,而投稿就像打工,打一天工赚一天的钱。至此,似乎更坚定了写公号的想法。或许目前为止,公号写作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金钱上的收益,但金钱之外的收获倒是不小,包括知识和人脉。如今呢,一些公号文章也在药店智汇转载发表;也因为公号收到过很多粉丝的咨询;就连上次参加鼓山夜登,有个群友和我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你就是那个写药品的。公号写作不易,但回头看看,它就像我亲手养大的孩子,需要投入,也需要关怀。
原来,过敏性鼻炎是这么回事
一个专治脱发的中成药
汇集药品知识,专注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