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毛病,你有药吗?我有毛病,你有药吗?有个顾客来买补气血的药,症状是说自己经常头晕,其他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问我补气血什么药比较好。
我说有什么症状吗?比如气虚会有少气懒言,疲劳乏力,头晕,出汗多;血虚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症状。
顾客说这些症状都没有,就是头晕比较明显。
于是,我问血压会高吗?之后测量了一下血压,收缩压140有点偏高了,头晕有可能是血压高引起的。
最后,嘱咐顾客接连几天测量几次,如果血压都偏高的话,就很有可能是血压高引起的头晕,补气血的药显然就不适合了,建议找医生看看。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来聊聊用药指导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病因。说起病因,很多顾客经常问的问题就是咳嗽吃什么药,感冒吃什么药,拉肚子吃什么药?
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而背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病因。
这个问题如果是西医的话,或许答案会明了一些,比如感冒吃什么药,大可以回答你吃感康、感冒灵等,腹泻吃什么药,可以用整肠生,蒙脱石等。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单单问诊就总结出了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问诊是四诊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方式最直接快捷,病人有什么痛苦或症状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问诊就是能直接了解病人的痛苦。
举个例子,很多顾客来买药膏,张口就是皮肤痒用什么药膏好?
我就问是哪里痒,有长红疹子什么的吗?顾客有的是帮别人买药,有的是不太清楚病情,也有的就是不耐烦,说就是皮肤瘙痒了用什么药吧?
皮肤痒可以是湿疹,皮炎,手足藓,荨麻疹,痱子等,或者最常见的蚊子叮咬也会引起皮肤瘙痒,用药也不一样,至少要大致判断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痒吧。
比如皮炎湿疹可以用三九皮炎平,手足藓可以用特比萘芬,曲安奈德益康唑等,荨麻疹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等,痱子可以用痱子粉,六一散等。
但是单就皮肤瘙痒背后也有病因,比如蚊虫叮咬,首饰过敏,食物过敏等,判断病因更有利于对症用药。
甚至也有一些顾客进店问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这种问题该如何回答呢,已知条件不足,简直就是无解嘛。
似乎降压药在顾客眼里只有一两种,你就给我拿一种好的就行。殊不知降压药也要根据病情,是轻度高血压还是中重度高血压,有什么伴随症状,有没有药品禁忌症等,综合这些再来参考用药。之前在知乎上写了一些文章,每天都断断续续有人问我用药问题,但其实我都不太想回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症状描述很不清楚,大概就是腹泻拉稀用什么药,咳嗽有痰用什么药?
这问题就有点类似于,我有毛病,你有药吗?曾有粉丝建议我建一个粉丝交流群,大家可以相互探讨一些用药知识,也比较便捷高效。
虽然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又迟迟不敢付诸行动,一方面是苦于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担忧出现类似的描述不清的问诊,着实伤脑筋。
关注了好几个分享医药文章的公号,作者似乎都比较反对网络问诊,毕竟网络问诊一方面是症状表达不清,或者病因描述不明,尤其是中医辨证,这些信息不足都会直接影响病情判断。
那我们在买药或者问病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正确描述病情症状,然后再说明病因,这个病是如何引起的。比如腹泻是因为吃了冰饮,吃了变质食物,或者积食等,不同的原因用药就大有不同。口腔溃疡反复,用什么药?在实习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汇集药品知识,专注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