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销售:要宰人,请先磨好刀药品销售:要宰人,请先磨好刀
有一群人,他们守在药房,节假日加班加点,为患者提供各色各样的药事服务,他们学着专业知识却做着简单的商品推销;他们挣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尽管如此,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中,面对药房的药品销售,也引发了一番思考。
人员杂乱无章
进入药品销售行业的起点低,有学历、有专业,甚至只要有销售经验,能说会道,老板也不会放过。
从目前医药行业的招聘来看,起点大都是中专,相关专业毕业,有无工作经验均可,而恰恰药品销售人员大都是中专或大专生。
曾听一个连锁药店的管理人员谈到,为什么招收的大都是中专大专生,甚至是服装等行业的销售人员?
因为他们有销售经验和技巧,有一份“无知者无畏”的精神,更能向顾客推销高毛利商品。反而,专业知识相对丰富的销售人员在销售中多少会有所顾忌。
尽管有人怀疑他们的专业水平,但药品销售是个重复性非常高的行业,一个新员工经过三五个月的历练后,基本能摸清药品分类和常见药品功效。而作为老板,恰恰寻求的就是经济利益。
销售大于指导
目前听到的呼声是药店太多,甚至处于饱和状态,几百米内药店成排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为了经济利益,老板也不得不大搞活动、搞价格战,大谈销售业绩。
我想大多数药品销售人员在刚踏入医药行业时都是善良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次次业绩的高呼声中才渐渐迷失了自我。
迫于销售业绩的压力,也为了保住那份饭碗,销售人员不得不向患者推荐更多的药品:卖好药、卖贵药、多卖药,并美名其曰中西结合,联合用药。
也正因为销售员的薪资来源于药品抽成,促使更多的销售人员放弃了没有利润的良心药,转而销售那些杂牌的二三线药品。
此外,药品销售中打“擦边球”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样是治疗感冒的两种药品,A药品的适应症更适合患者,而B药品也算部分对症,但B药品对销售人员来说有提成,所以销售人员更可能会推荐B药品。
回想刚踏入医药行业时,总是为患者着想,一心想着尽量用低成本治疗疾病。
然而,有人和我开玩笑说:我们每天睁开眼睛就是骗人。也有人告诉我,如果你不宰他,他到别处去同样会被宰,与其如此,为何不亲自动手,或许还能轻些。
我想,销售人员就是这样:一方面迫于环境压力,一方面为了保住饭碗,从一个不会拿刀的人转变成了主动磨刀人。
专业水平有限
目前看来,备考执业药师的起点低,相比卫生局的药师而言,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更低,有相关毕业证书、有工作年限则可备考。
而毕业证书可以是成人教育,工作年限也可以造假,换句话说,只要你肯学习,都可能成为一名执业药师。
因此,可以说执业药师的专业水平还很低,并不能起到真正为老百姓指导用药的作用。
除了患者购买处方药品外,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症状要用什么药。而销售人员大都是药学相关专业,缺乏临床诊断基础,试问在不辩患者病症的情况下又何谈合理用药?
曾见过患者在选择外用药膏时百般纠结,因为患者胸背部长了“疹子”,但患者只是用拗口的“土话”来表达自己的病症。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再结合诊断基础才得知原来是带状疱疹,于是推荐了阿昔洛韦和维生素B1等药品。
此外,曾不止一次听男性患者说:避孕药治疗牙疼效果非常好。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偏方”?还是患者间的“以讹传讹”?这让我匪夷所思。
上网搜了一下,还真的有避孕药治疗牙疼的相关提问,只是大多数回答都说避孕药和牙疼并没有关联,甚至有人用避孕药含在口中后还出现脸肿的情况。
我想,哪个行业没有自己的言不由衷呢?又有哪个销售行业不是守着内行人,欺着外行人?
然而,药品销售作为特殊的行业,反观药品销售道路上的种种现象,不禁有隐隐的担忧:药品销售人员该如何在经济利益与合理用药间选择平衡?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会这样用药吗?会给亲人朋友推荐高毛利药品吗?会对着痛苦的病患再横刀相向吗?
你是否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受到一点点的良心谴责?在追寻提成与职业道德之间,是不是该深刻地反思?
作为药品销售人员,纵然我们寻求微薄的提成,却不能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纵然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极其有限,但不能在从业道路上放弃学习。
作为药品销售人员,肩负着合理用药的重担,更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做好终生学习的准备。
作为药品销售人员,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尽管在指导合理用药上还有很大的欠缺,要想成为老百姓健康的守护人,任重而道远。
//相关推荐//
我又开始做药品销售了
为何药店员工出现频繁离职
开药店,加盟与自营的利弊
作者简介:左左,90后,执业中西药师。一个骑过川藏线、跑过马拉松的文字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