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在6月龄后更容易生病?怎么避免感染?
本文转载自:卓正诊所Distinct Clinic
:
再给大家介绍一篇好的科普短文,既能讲清楚原理,也能根据这原理给出指导,对孩子有好处。
哈哈,本文的指导,你得通过文章自己总结下,放心,很简单明了,你一定能总结出来的,当然,文章最后我也写了下。
作者用心写这种不吸引人的知识点,踏实认真的弄清楚一个小内容,赞。
大家去看文吧: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说法:宝宝在6个月以内有妈妈给的抗体,不容易生病,6个月以后因为没有了抗体就会频繁地生病,这个说法是否真实可信呢?
并不是完全正确。
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水平很低,其中的IgG完全来自于母体,这些IgG的半衰期大约是30天,也就是到了宝宝满月,妈妈给的抗体就只剩一半了。随着逐渐的代谢,从母体带来的抗体大约会在宝宝9个月大的时候完全消失。
因此,说“宝宝在6个月之内有妈妈的抗体”并不准确,宝宝出生后妈妈给的抗体就在不断降低,并不是到了6个月才开始降低的,也不是到了6个月妈妈给的抗体就完全消失了。
宝宝在3月龄左右,自身IgG的生成才会开始明显增加,但是在1岁左右,宝宝产生的IgG也只是成人水平的60%。其实宝宝在3-6月龄之间会出现一个低IgG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婴儿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不过通常这个情况并不会引起疾病。
宝宝3个月到6个月这段时间,抗体水平已经下降了,但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宝宝是在6个月之后才容易生病呢?
这可能是因为职场妈妈恢复上班、宝宝活动能力增强以及活动范围增大等等,使得宝宝接触病原体的机会比起之前要大大提高。
对于职场妈妈来说,一般产假都能休息到宝宝3个多月甚至4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宝妈往往很少外出,宝宝的食物也很单一,全部是奶(母乳或者配方奶)。另外,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往往也没有那么强,无法自主移动太远的距离,从而很难做到“想啃哪里啃哪里”。
但是,等到宝宝差不多6个月之后,几乎都已get了翻滚这一新技能,绝大部分宝宝开始尝试爬行,移动能力明显提高,慢慢练就了“随心所欲,爱啥吃啥”的本领,同时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摄入病原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宝妈开始上班,家里的人员流动频率增加,宝宝接触到呼吸道病原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同时,虽然宝宝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有所升高,但是在1岁左右,宝宝产生的IgG也只是成人水平的6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宝宝生病的机会自然就会明显提高,这可不单纯是因为宝宝“抵抗力不够”所引起的。
至于家中的二宝,如果大宝已经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的话,那么二宝所面临的考验要严峻得多——一方面是能力欠佳的免疫系统,一方面是大宝带回来的各种病原,这也就无怪乎家中二宝往往比大宝开始生病的月龄要早,生病更加反复频繁。
不过也有个好处是,因为二宝的免疫系统提前得到了锻炼,所以二宝在开始上幼儿园和学校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生病啦。考虑到这一点,宝妈是不是能稍感宽慰呢?
P.S.家长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点疑惑呢?到底让孩子一直不生病好,还是经常有点小病好?
哈哈,这个之前写过一个文章,大家去看里面的第4条,当然,全文看完能懂得更多:生病多,免疫力弱?生病少,免疫力强?提升免疫力,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最后,你总结出来了有啥避免孩子感染的指导了吗?哈哈,我简单说说:
避免家里一下子来太多人,来的人洗好手、脸再接触孩子:
不要亲孩子嘴;
家长下班回家也要洗手洗脸再接触孩子;
孩子爬、舔东西可以,但要干净,清水擦干净,哈哈,不要用消毒剂;
吃的食物要卫生;
接受兄弟姐妹的不经意的、被动感染是可以的,但不要上赶着去被感染,哥哥姐姐生病了,该隔离的时候,还得隔离,能不生病最好,这点得知道哦!
简单吧?
参考文献:
[1].新生儿免疫 uptodate
[2].固有免疫系统概述 uptodate
您的转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