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步态挺像,但是一种需要立即治疗
当孩子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会有一种步态,称为宽基步态(wide-based gait),这种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孩子有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达到脱位程度)时,孩子走路时也是蹒跚样子的,并且左右摇摆,这个时候是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的。
那怎么区分这两种步态,做到正常的不怕,有问题的立即治疗呢?今天咱们说说。
目 录正常婴幼儿的步态
髋关节发育不良时的步态
不好区分怎么办?
一正常婴幼儿的步态大多数儿童都能在12月龄时扶走,15月龄时能独立行走,在学步的前几个月,婴儿通常为了保持平衡,使用宽基(底式)步态(wide-based gait)[1,2]。
这种步态时,孩子重心比较低,双足间距大于肩宽,从而给身体提供更宽的基底部支持,保持平衡。
视频来自youtube.com
怎么做到上面这些呢?是通过增加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并且足部外旋。
婴幼儿这种步态时,单腿站立时间在步态周期所占的比例少,会有一种向前冲的感觉。但整体而言步态是平稳的,对称的,走路不费力的。
视频来自pathways.org
随着解剖结构和神经系统的成熟,儿童期步态会更加正常。虽然学走路几个月后,孩子们会走的更加平稳,但3.5岁以下幼儿都可能有这种步态。到7岁时,孩子们的步态和成人就类似了。
二髋关节发育不良时的步态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的步态很好区分,走路时,有明显的健侧骨盆下斜、患侧腰部向外一凸的表现,上身有时会代偿性的歪向患侧,患侧腿短可能用脚尖走路[3],具体视频可以看文章:宝宝走路正常吗?发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走路姿势(上)
但是对于双侧髋关节都有脱位的孩子,走路时,和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时,是有些像的,家长们可能区分不出来,咱们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么走路的。
从上面视频,能看到这些小朋友走路时,左右摇摆的更加厉害,抬起一只脚时,另外一侧的骨盆是下倾的。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步态,需要立即就医,已经开始走路的孩子还有这种问题的,一般就得手术治疗了。
这种问题本应是在生后正常检查查体时,应该及早发现并治疗的疾病,到走路时才发现,属于晚的了。
三不好区分怎么办?确实,这两种步态有时不好区分,这时也别着急,看下孩子髋关节外展的度数一般就能明确,如下图所示:
按照上图所示操作,如果双侧外展度数都小于45度,那说明肯定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应该在70-75度以上。如果小于70度,就看下医生吧,医生可以通过拍片子确诊。
还有一个能区分的方式是看孩子是否有腰椎过度前凸(lumbar lordosis),就是孩子的腰和臀部曲线太大,形成L型。
但是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因为正常小朋友都是腰椎前凸的,表现为肚子大大的向前凸起,屁股翘翘的向后凸起,这种前凸随着年龄增长,到3-4岁时基本都自行恢复,那怎么知道是正常还是异常的呢?
上图右侧是腰椎前凸的示意图
这个确实不好办,因为没有临床检查方法,如果觉得不对劲,就请骨科医生评估下吧,必要时会进行X线检查,通过Cobb角计算是否前凸(儿童的参考值也没确定)。
其实如果只有这种前凸的表现,没有走路问题、没有疼痛等问题时,是不用担心的。
- 参考文献 -[1].Jan E Drutz.The pediatric physical examination: Back, extremities, nervous system, skin, and lymph nodes.uptodate.2019.
[2].Mark C Clark.Evaluation of the child with a limp.uptodate.2019.
[3].Scott B Rosenfeld.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uptodat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