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少商穴主治与《甲乙经》原文对比
一,“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见于《甲乙经*卷七*阴阳相移发三疟》,原文为“疟,寒厥及热,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
二,“唾沫,唇干引饮,食不下膨膨,手挛指痛”见于《甲乙经*卷八*五藏传病发寒热》,原文为“寒濯濯,寒热,手臂不仁,唾沫,唇干引饮,手腕挛,指支痛;肺胀上气,耳中生风,咳喘逆,指痹臂痛,呕吐,饮食不下膨膨,少商主之”。
三,“寒栗鼓颌,喉中鸣”见于《甲乙经*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原文为“热病象疟,振粟鼓颌,腹胀睥睨,喉中鸣,少商主之”
对比发现一是《大成》是抄录《甲乙经》三手货,中间历经多次改动,以致后学之士,误以为主治一个一个症状。继而给学习带来极大麻烦,一无联系,数量又大,于是逐渐被放弃,继而被歌诀体经验用穴代替。
二是《大成》以后针灸学著作,继续抄录引用《大成》,那么错误与误解,越发的流传广泛了!对于实在医理说不通,临证没验证的,干脆直接删了,比如《大成》少商主治的掌热,自《大成》以后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