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产后症状的体会
想来想去,还是用了产后症状这个词。因目前诊治的产后问题,很难归纳为某病,都是症状或症状群。比如产后自汗(盗汗)、产后尿失禁、产后便秘、产后失眠、产后身痛、产后烦躁。
关于产后症状的病机,有说虚有实的,有说寒的有说热,还有说痰饮瘀的。其实产后因机体,是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状态。因此会出现症状众多,又有社会因素影响(这个对产妇的影响非常大,希望大于失望,易导致崩溃)。很少为单一原因导致,多数情况为数个原因导致。因此要根据具体症状群,判断病位病性,分清缓解轻重。然后立法遣方用药,进行治疗。
揿针在产后的应用,是为辅助作用。病情发作期,某些症状有即时缓解(缓急)的效果。病情平稳恢复阶段,作用为巩固疗效,防止症状群复发。指导揿针的理论,经络学说、触发点学说、筋膜学说等多种学说,都可以应用。另杨继洲针刺前激发经气手法不可忽视(具体见《针灸大成》,这里不展开了),与触发点、筋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针刺前的手法,不能忽视(题外话:针刺治疗不是栽葱插秧)。下面点滴体会,仅供参考。
产后便秘应用揿针时,要考虑产后腹部、腰骶部肌肉、髋关节肌肉关系,加剧便秘。用揿针持续微量刺激,改善肌肉关系,从而减少便秘的复发。
产后自汗,大椎、身柱、肩井(这个位置贴贴最安全)、合谷、太溪(照海)为揿针必用穴位,这是依据经络理论。考虑哺乳姿势,劳累加剧自汗增多,可寻找背部和下背部触发点治疗。
产后尿失禁,选用关元、环跳,关元行盘法、环跳针感达会阴,可配合艾灸贴膏药暖水袋热敷(产后敏感,有怕艾叶味道的,有烦膏药味道的。千万问清楚,不然反应非常强烈)。再用揿针贴敷关元、环跳、腰骶部反应点。
产后失眠,选取印堂、神门、大陵、照海、行间。注意贴揿针治疗产后失眠,是个辅助疗法。目地不是贴了入睡,而是稳定心神。产后失眠,喝药是必须的。喝药目地也是长精神,不是保证能睡好。要知道母子连心,特别第一次当娘的都精神紧张,不可能睡好的(也有个别心大想得开的,那样的睡得特别好)。贴揿针喝药,都是帮助产妇熬到孩子八九月份(当然要是所托非人,药管不了多大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