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治疗“遗精”的常用方与要点(实践篇)

治疗“遗精”的常用方与要点(实践篇)
:今天通过四个遗精验案学习遗精的治疗思路与要点。

01
案例一: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

奚某,18岁,未婚,1978年10月8日初诊。

无梦滑精半年。病前屡犯手淫。

现在每1~2夜即无梦滑精一次,白天腰酸如折,头晕头痛,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心悸少寐,脉来弦大,舌苔薄白。

由心肾两亏,精关不固所致。拟心肾同治、补涩并投。

1. 内服:莲须7g、潼白蒺藜各10g、金樱子10g、芡实10g、煅牡蛎20g(先煎)、煅龙骨12g(先煎)、北五味2g、杜仲10g、炙远志3g、茯神10g、鱼鳔胶一条。

2. 外用:五倍子3g,每晚临卧以冷开水调和做丸,置于脐上,以胶布固定,两日换药一次。

复诊(1979年11月13日):内外并治1个月,滑精减少(约每周一次),并且大多有梦,尿后余沥不尽,阳事举而不坚,脉转和缓。再从原意扩充。

1. 内服:原方加制首乌10g、菟丝子10g。

2. 外用同上。

上药又服2个月,滑精痊愈。随访8年,疗效巩固,据说已经完婚。

【按语】

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为治无梦滑精之正方。

蒺藜补肾益精,莲子交通心肾,牡蛎清热补水,芡实固肾补脾,合之龙骨、莲须,皆涩精秘气之品,以止滑泄也,故名“金锁固精丸”。

金樱、芡实,补脾益肾,润能滋阴,涩能止脱,一生于水,一生于陆,故名“水陆二仙丹”。

两方合用,相得益彰,景岳云:“精之藏制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复入五味、茯神、远志宁心安神,即“苟欲惜精,先宜净心”之意也。

又五倍子酸涩能敛精,咸寒能降火,降火敛精亦治遗滑之妙方,贴于脐眼,直取精宫,故奏效更捷。

本例药后,无梦滑精转为有梦遗精,病情由重转轻,由深出浅,渐次向愈。

02
案例二:龙胆泻肝汤+封髓丹

周某,29岁,已婚,1979年6月8日初诊。

滑精3年。

在兴化某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服四环素、黄连素、氯丙嗪、中药(如人参、鹿茸、金锁固精丸)及针灸、理疗、热水浴等均未奏效。

20天前特来南京求治,由XX医院泌尿科主任拟诊为“前列腺瘘”,用理疗、热水坐浴、口服谷维素、维生素C、四季青糖浆、中药(如导赤散、五子补肾丸及固涩剂)等,仍未见效,乃就诊于余。

刻诊:每天滑精3~5次,白天多于夜晚,最长一次流精10分钟左右,午后伴有低热,头昏无力,口中干苦,渴喜冷饮,小溲黄热,大便干结,脉来弦数,舌苔白腻微黄。

查尿道分泌物脓细胞1~2,上皮细胞0~2,精子(++++),并分离出白色葡萄球菌。

此属肝经湿热流入肾中为遗滑,与肾气下虚者不同。以龙胆泻肝汤合封髓丹主之。

处方:龙胆草5g、生栀子10g、赤茯苓、白茯苓各10g、柴胡2g、木通5g、炒当归10g、甘草梢3g、黄柏6g、砂仁1g(后下),3剂。

复诊(1979年6月11日):服药3剂,滑精已止,尿常规复查(-)。余症未见明显变化,药既应手,毋事更张。原方5剂,诸症遂愈。

【按语】

《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之所以能安其处,全赖肾气充足,封藏才能不失其职。此案滑精无度,下午低热,头抬无力,似属肾气下虚,精关不固之象。

但患者口中干苦,渴喜冷饮,小溲黄热,大便干结,脉来弦数,舌苔白腻微黄,故断为肝经湿热流入肾中为遗滑,与肾气下虚者有间,盖肾主闭藏,肝司疏泄,二脏皆有相火,肾阴不足,相火自旺,肝有湿热,助其相火,火动乎中,必摇其精,亦能出现滑精之症。

用龙胆泻肝汤以泻肝经之湿热,配封髓丹以清下焦之相火,湿热既化,相大得平,不用补涩之药而精滑自止,此等症全在明辨虚实,才不犯“虚虚实实”之戒。

03
案例三:枸橘汤+金铃子散

高某,23岁,未婚,1984年11月22日初诊。

两年来遗精滑精不已,在某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前列腺瘘”,迭经中西医药治疗,未能奏效。

每天夜间遗精,白天滑精,面呈失精貌,口干溲黄,排尿无力,尿末滴白,记忆力差,脉细而数,舌红苔薄白。

前列腺液常规正常,询得患者遗滑以来,右侧睾丸胀痛不已,神志恍惚,若有所见。

由湿热下注,肝络失和所致,改投清利湿热,疏泄厥阴法。

金铃子10g、延胡索10g、青皮、陈皮各6g、金枸橘10g、左秦艽6g、赤芍6g、泽泻10g、煅牡蛎20g(先煎)、当归10g、白芍6g、黑栀子10g、生地黄10g、黄柏6g。5剂。

复诊(1984年11月29日):药进5剂,滑精已止,脉数转静,舌苔薄白。再以原法巩固,原方14剂,其病遂愈。

【按语】

患者遗滑频仍,面色晦滞,排尿无力,尿后余沥,记忆力减退,历用清、泄、补、涩等法,未见效机。

乃思患病以来,神志恍惚,若有所见,右侧睾丸胀痛不已,口干漫黄,舌红苔黄,脉细而数,是属湿热下注,流于肝经,扰于精宫,逼精外泄之象。

唐容川谓:“盖肝经火旺,则魂不内守,恍惚有见,亦有无梦而遗,仍属相火之甚者,火甚则神不清,是以昏沉迷闷,不觉精之走失,比较有梦之遗者,其火更甚,毋得误为阳虚之证也。”(《血证论卷六遗精》)

故转从清利湿热、疏泄厥阴法论治,方选《外科全生集》枸橘汤合《太平圣惠方》金铃子散加味,正本清源、遗滑双瘥。

04
案例四:杨氏秘精汤

徐某,36岁,已婚,1984年5月22日初诊。

婚后房劳过度,以致遗精,滑精12年,近半年伴有性功能减退,阳痿难起,头昏耳鸣,腰酸乏力,夜间有梦遗精,白昼见色流精,脉细,舌苔薄白,诸治罔效,乃来就诊。

为水火不济、精关不固所致,宗杨氏秘精汤主之。

生牡蛎30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芡实15g(先煎)、莲须15g、知母6g、麦冬6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萆薢10g、益智仁10g、川续断10g、沙苑子12g

复诊(1984年7月31日):上药连服2个月,遗精滑精接近痊愈,阳事渐起,但仍头昏耳鸣、腰酸乏力、脉细、舌苔薄白、质红。再以原法增进。

原方去菟丝子、益智仁,加金樱子10g、桑椹子10g。

三诊(1984年12月11日):上方又服4个月,遗精滑精已止,头昏耳鸣亦除,但仍阳痿不起,下肢乏力,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原方加枸杞子15g。

以后遗精、滑精未作,仍在继续治疗阳痿。

【按语】

房室过度,久患滑遗,近半年更见色流精,戴思恭所谓“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者是也。

方宗甘肃杨守义氏“秘精汤”。

此方重用生牡蛎、生龙骨、生芡实、生莲子潜镇秘精为主,辅以知母、麦冬、五味子滋阴清潜,从而达到阴虚可滋,有热可清、精关不固可秘之效,水火既济,精关且固,则白浮渐止,临床验之,洵有良效。

05
证治小结

1. 遗精的生理性和病理性。

一般正常未婚成年男性平均每月遗精1~2次,且不伴有其他不适感者,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据统计,80%以上的青春期后未婚男性和婚后长期分居者,均有遗精现象,即所谓“精满自溢”。

由于青春期后的男性生理、心理迅速发育成熟,特别是生殖系统显著变化,睾丸体积增大,体内雄激素水平明显提高,在睾丸、精阜、前列腺、尿道球腺等组织器官作用下,不断产生精液;

当积聚到一定量,处于饱和状态时,就会通过遗精方式向体外排泄(犹如妇女月经来潮一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健康无害,无需治疗。

若成年男子遗精次数在每周2次以上,或在清醒状态,有性意识活动即出现射精,并伴有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酸、失眠等症状,则为病理性遗精。

病理性遗精可见于西医的性神经官能症、前列腺炎、阴茎头包皮炎、精囊炎、精阜炎及某些全身性慢性疾病,所以也可以认为遗精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若出现病理性遗精则应找出病因,及时医治。

2. 遗精的双重性和交叉性。

遗精和阳痿一样,是两种最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

它们各自具有双重性和交叉性,即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病名,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

古今中外的医学专著(泌尿、男科)均列有阳痿专门章节,而遗精则或有或无。未列专门章节的理由是遗精仅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

而阳痿呢?如糖尿病性阳痿、前列腺炎合并阳痿、高催乳素血症性阳痿、药物性阳痿、甚至遗精也可引起阳痿……阳痿岂不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

由此可见,不把遗精专列成章节者,似乎有失公允,有厚此薄彼之嫌。

3. 遗精的因遗致病与因病致遗。

本人从临床上观察到,即遗精症引起的其他病变,多为神经精神病变,如遗精引起神经衰弱、性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因病致遗者,即其他病变引起的遗精,多为器质性病变,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精阜炎、阴茎头包皮炎等。

据统计,80%以上的青春期后未婚男性和婚后长期分居者,只有单纯的遗精,没有引起其他病变,也不是其他病变引起的遗精,属“精满自溢”,乃生理性遗精,不涉及因遗致病或因病致遗。

4. 分清虚实是治疗遗精的关键。

一般来说,心有妄想,所愿不遂,劳心太过,多致淫梦的遗精,病多在心;若房劳过度,病久体虚,精关不固,无梦滑精,甚至清醒时精滑不固,病多在肾。

病变初期及青壮年患者,以实证居多;久病体虚及年老体弱者以虚证为多。

实证多表现为发病时间短,遗精频作,小便短赤,口苦咽干,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数,多由火盛及湿热之邪扰动精室所致;

虚证特征是发病时间较长,遗精频繁,劳则加重,甚至滑精,头晕腰酸,心悸气短,舌淡脉虚等,多为脾肾亏虚,肾虚不藏,精关不固所致。

实证自当清泄,虚证自当补虚。切忌迎合病人畏虚喜补心态,一味补肾固涩,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5. 遗精首重调摄心神。

心与肾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之保持相对平衡,这就是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心阳独亢,就会出现有梦而遗,心悸失眠等“心肾不交”之证。

又心主神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莫不由心主宰,当然也包括人的生殖功能在内。如性功能、性行为有时往往由心而定。

即喻嘉言所说的“心为情欲之府”,张景岳也说过“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

盖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火一动,相火随之亦动,即所谓火动乎中,必摇其精,故人有所感必先动心,心火动则欲火动,方有阴茎勃起、男女交媾等行为,

临床所见之心火引动相火之梦交、遗精、见色流精,即属此类。

遗精之后,亦有心态较差,心神不宁,心悸不寐,心烦意乱,胸闷健忘,心脉不扬等一系列心经病证,所以本病治疗首先应注意调摄心神,排除妄念,然后再辨证论治。

治心神之方有:沈尊生黄连清心饮、陈修园封髓丹、王荆公妙香散等,均乃大法中之稳法也。心火既平,则息事宁神,水火既济,则精静遗止矣。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男科临证指要》,徐福松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07。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肖相如讲医案之二:半夏泻心汤治疗尿毒症案
我与患者的三个小故事 | 董正平医案
李士懋先生用乌梅丸医案分析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