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故意搞中西医对抗的,不会是正经医生

故意搞中西医对抗的,不会是正经医生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故意搞中西医对抗的,不会是正经医生,多数都是专业的商业营销策略而已。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早已不是古代只有中医独霸天下的时代,也早已不是那个认为一切都是国外最好的时代。人多更加心胸开阔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又客观理性继承自己的文化,取两者之长,以补对方之短,如此则更加完美矣。

接触患者越多,阅历越丰富的医生,无论是中医或者西医,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方。一些出生牛犊,往往比较偏执,但随着年龄增加,自己身上也会长病,当疾病长在自己身上时,就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的极端与狭隘了。许多疾病,中医和西医都可以治,但到底有效率谁更高?花费谁更小?副作用谁更少?承担风险谁最低?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绝不能凭意气用事。

我接诊过一些患者,本来在初期非常适合看中医,比西医更合适,结果被激素或抗生素弄得千疮百孔,留下一个烂摊子,最后实在没辙了才来看中医。我也接诊过一些患者,本来适合西医治疗,结果因为患者太过迷信中医,也因为有的中医捂着患者不撒手,结果被耽误了病情。发生这样的事,其实非常令人痛心。

中西医根本不是对立的关系,许多疾病完全可以中西医一起治疗,就像治疗新冠肺炎一样,根本就不冲突,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现实情况是,许多西医对中医治疗多少是有些抵触的,倒不是反对中医,而是他们对中医不了解,对中医很陌生。也许是出于对患者病情的负责,不清楚中药治疗到底会不会对西药产生影响。但是我们中医,尤其是院校毕业的中医,都是懂西医的,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没有冲突的,有时甚至还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但是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总喜欢论资排辈,只认第一不认第二,这种心态来看待中西医非常不合适。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者蛊惑,这些人往往抓住了国人的这个心理特点,进行吸粉营销。这些不是一个人在运作,不是正经中医医生在运作,而是一个商业公司团队在运作,而且都是专业的互联网营销人员。这样的文章,说实话但凡有点医学常识与经历的人就能分辨出来,都是专职网络编辑写出来的,没多少专业水准,但是因为其营销特别专业,善于抓住读者心理,然后吸粉,最后割韭菜。

专门靠贬低中医或西医的那些自媒体,背后都是一个个商业公司,并且目的就是销售他们的产品,或养生产品,或课程,绝不是一名正儿八经医生。这些人目的不是为了宣传中医,也不是把中医的客观真相展现给世人,而就是靠贬低西医,然后用庸俗化过的中医理论去迎合中医爱好者,然后瞄准这些人进行洗脑,然后在这些人头上割韭菜,赚取钱财。价格低廉的中药,弄成连批文都没有的产品,被他们一顿神吹,以高昂的价格卖给爱好者。

相信中医,学点中医都是好事,但若相信那些人的中医奇谈怪论,还不如不去学中医,还不如不相信中医,迷信错误的理论比不相信可怕多了。因为那些人目的就是洗脑,就是单纯商业运作而已,根本就不是中医科普,说白了就是下套。其背后是一个大团队,这种事,一个正经医生根本没有精力去做,更不忍心去做。

有病,无论看中医还是西医,一定去正规医院或诊所,找正规医生。无论是不是医生,站到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会有纷争。现在社会上这么多偏执的所谓中医粉和中医黑,都是这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之私蛊惑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些黑中医的键盘侠,有病也会吃中成药,而那些黑西医的商家,家人有病也会去医院。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