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疾病如人,表里不一者多的是

疾病如人,表里不一者多的是

此为个人行医日志,看病读书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个人。作者赵岩,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下面是个人之前一则发热医案:

患者是一位儿童,春节放假回老家,前一天晚上曾吃凉菜,第二天中午出现腹痛,发热38.4度,伴有怕冷、头痛、腿痛,出汗少,手心出冷汗,手脚冰凉,大便五日未行,无咽痛、咳嗽、恶心等。舌质淡红,舌苔白腻。因是老患者,比较熟悉,网诊诊为太阳少阳风寒表证,阳明滞热。中药处方如下:

荆芥10 苏叶10 川芎6 枳壳10
香附10 葛根15 藿香10 陈皮10
大腹皮15 焦三仙各15
北柴胡15 生大黄(后入)6克

当晚服用一次后腹痛、发热消失,第二天大便下。

感冒是冒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初起应当祛其邪气,辨明风、暑、寒、热、燥、湿,辨清卫、气、营、血,或六经之何经,或三焦之何域,或素体兼杂何气,看似容易,其实最难。

今天想说的是,疾病都是立体的,动态发展的,甚至表里不一,外表可能是寒证,而内部也有可能是里热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任何疾病,不仅要考虑致病的因素,也要考虑发病本人的体质特点。同样的降温,同一时间感冒发热,有些人可能是风寒,有些人可能就是感受风寒后随着体质转化为风热,也有可能是寒包热证。

当前瘟疫病因很明确,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天气,会导致发病诱因不同。而同一病毒加于不同个体,发生的具体病理变化也会有差异。即便在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病理时期,其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

所以网传各种预防治疗方法,有些是很偏的偏方,甚至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认为其一定无效,也许对一些人有效呢?如果要模仿运用,要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自己运用,尽量选择一些毒副作用比较小的方法,太过猛烈的毒性又大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拿自己或家人来做预防实验。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