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看中医,见效太快也未必是好事!

看中医,见效太快也未必是好事!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前天有位失眠的患者来复诊,
初诊时自诉五天五夜基本没睡觉,
我开了五副药,
复诊时反馈效果特好,
当晚喝完一会就产生困意,
然后就睡着了,
简直就是覆杯而卧。
然后我特地嘱咐这位患者,
千万不要与别人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许多失眠患者来看中医,
以前有一位长期失眠的患者,
口服多年西药镇静药物,
还有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都耐药了。
然后又吃了多年中药,
听病友说我五副药把其失眠治好了,
于是急匆匆也来了,
也想着五副药治好,
可能吗?
我又不是神医。
一旦五副不见效,
立马怀疑大夫不用心治疗,
甚至愤愤不平骂骂咧咧,
凭嘛别人五副就好,
而我的不好?

同样一个失眠,
病程只有几天,
与病程几年甚至十几年,
连西药镇静药抗焦虑药物都失效的,
治疗起来起效快慢肯定不一样。
再比如有一位多年过敏性鼻炎,
外加多年湿疹的患者,
皮肤痒每天早晨还不停打喷嚏,
从今年春天开始来中医调理,
最近才完美收工,
多年喷嚏连连消失了皮肤不痒了。
见效快慢的问题,
这里面因素太多,
医生辨证与处方用药是一方面,
还有患者的不良习惯与生活方式,
还有情绪与心态,
还有药材质量,
还有药物剂量,
毕竟人体不是机器,
不能为了追逐所谓的速效,
毫无底线加大剂量,
很容易出现副作用。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病情的轻重,
还有病位的深浅。
同样的症状,
但背后的病机不一样,
病情程度不一样,
机体耐药程度不一样,
治疗起来的难易程度也肯定不一样。
好治的疾病,
放到谁手里都相对简单,
不好治的疾病,
放到谁手里都很棘手,
哪怕是名医神医,
也不可能百病皆治,
也不可能都是覆杯而愈。
这个中医内行人都明白,
但是患者总归是患者,
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听说三副药治好某病就蜂拥而至,
毫不顾及自己的具体病情程度。

所以,遇到一些疗效特好的患者,
我总是不忘嘱咐患者一句,
千万别对别人说!
以免让有些患者不理智,
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值,
一旦期望值过高,
对于医患双方来说都是自讨苦吃。
中医目前最大的问题,
不是有没有疗效的问题,
这个毋庸置疑不需讨论,
关键是重复率的问题,
还有过度夸大个案的问题。
疗效特好的个案,
可以在行业内部交流,
但并不适合大张旗鼓去宣传。
因为不明事理的患者,
看到五副药治愈失眠后,
必然会认为只要五副治不好,
那必定是庸医无疑。
而从不考虑自己病情的程度和心态。
所以说患者的胃口,
都是我们中医内部有人给吊起来的,
却让同行与后人吃这个恶果。

读书时特别喜欢搜集那些,
用上立马见效的方法,
哪怕单纯缓解症状也好,
可以让患者快速认可与信任。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是多么幼稚,
这些东西临床虽然确实需要,
可以安抚患者焦躁的心态,
可以让患者树立继续治疗的信心。
但是,
这绝不是中医的全部,
还是要客观一些,
绝大多数慢性疾病,
还是要慢性治疗,
尊重疾病的自然规律。
所谓对症只需三副药,
许多时候,
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或者偶然而已,
或者治疗的疾病还太少。
世有愚者读书三年,
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及治病三年,
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虽然社会节奏加快,
人人都变得浮躁不安,
但古人早有告诫,
王道无近功,
欲速则不达。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