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面对疾病,最能显露人性的善恶

面对疾病,最能显露人性的善恶

此为个人行医日志,作者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在我的老家二十年前发生过一件事情,一位患有绝症的某村村官,去各个大城市奔波治疗,花光了几十万的积蓄,最终还是撒手人寰。几十万,在当时的贫困地区农村,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死亡的消息传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街坊邻居老百姓,表现出来的不是悲痛,也不是怜悯,而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还有终于出了一口恶气的感觉!

面对死亡,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而老百姓的这种行为,视乎不合人情道德,甚至会让一部分人惊讶,但是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当今的医患矛盾一样,它只不过时社会各种矛盾的一个缩影而已。

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医少药的农村,但因为周围有医生,所以听闻太多医患矛盾的故事。大学实习都在两家大型省级医院,毕业后换过许多工作,在公立医院工作过,也在民营医院工作过,在公立社区医院工作过,也在民营社区医院工作过,在中医院工作过,也在综合医院工作过,见识过形形色色的病人与医生,也耳闻目睹过许多的医患矛盾。

有的病人退休金很高,孩子们又不争气,病人活着就是效益,此外,一人有卡,全家吃药不花钱。一旦病人去世,全家的财路被断掉,没了收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把所有的怨气与愤怒全部发泄到医生的救治不利上,千方百计找毛病,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些人与医生有仇吗?其实没有!它们只不过与钱有仇,被人断财路的滋味很难受。李自成本来是个邮局小领导,却被皇帝裁撤,黄巢本来是个贩卖私盐的,却被政府打击,没了财路,铤而走险。所以,当今社会啃老的群体,是许多矛盾的爆发点。

殊不知,人总是有一死的,看老人意识早已丧失,皮包骨头,冰冷的机器维持着微弱的呼吸,真的难以分辨老人是活着还是遭罪。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是分三六九等的,有新闻报道,局长太太把怀孕护士打到先兆流产,这明显就是欺负弱势群体,根本就不属于医患矛盾。如果这个护士她老公是省委书记,局长太太还敢吗,接她个胆子也不敢!反过来也是如此,我有一次去看病,医生正在给我把脉,突然诊室来了一位貌似领导的病人,这位医生忽略了我的存在,一面给我把着脉,心不在焉,一面和领导巴结攀谈,然后给我草草处方,当时真想抽他两个大嘴巴子。

同学说过一个故事,多年前那时农村还没医保,一位老人患病,儿女都很穷,没钱给老人看病。等到老人快死了,几个人一商量才把老人拉倒医院,一番抢救折腾,最后老人死了。几个孩子开始大闹医院,说老人活着来的医院却死着出来,一副貌似有理的样子,其实内心隐藏着人性的阴暗与丑陋,无非是想借着老人的性命讹诈点钱而已。

前几天,一位朋友的亲人因为心脏疾病在一家县级医院去世,大体情况是朋友本打算让病人去大城市某家很知名的医院就诊,并且花了高价买了黄牛号。但是,据说当地县级医院也宣称能做手术救治,家属可能也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没钱去大城市住院,不知是因为疾病太重还是因为小医院技术手段落后,反正最终病人还是走了。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泡沫,吹牛这个词很不好听,但是许多人都在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某些医院也在上演,某些医生也在做,过度宣传,夸大疗效。殊不知,人贵自知,有多大能耐就端多大的碗,没那能耐,装出一副高大尚的样子,最终受累倒霉的是自己,务实一点,多好。

也见到许多,因为孩子疾病,父母一方抛弃家庭,抛弃孩子。

医患之间是极其平等的关系,算不上谁求谁,医生尽心竭力,这是本分,患者积极配合,这是明智之举。无论是谁动了歪脑筋,把人性的恶展露出来,就会有矛盾。殊不知,因果不是虚妄,用人性的恶换来的利益,早晚会有恶果,早晚会付出代价,因果通三世,因果也通三代。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