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医生是战士,不是下人

医生是战士,不是下人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我,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许多当医生的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再学医,除非有特别的兴趣,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的紧张等。医患关系是当今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大家都会关注,个人以为医患矛盾是社会矛盾的缩影,也是社会各种矛盾的一个窗口,因为对每个人而言,没有比健康生死更大的事了。

昨晚下着小雨,接诊了接近七十位患者,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赶快休息,躺在床上捧着一本书看了几页就很困倦了,做医生这个活很累,有时真会累成狗。但是,宁可累成狗,也不愿意被人看成狗。如果把疾病看成敌人的话,那么医生就是战士,而不是下人或者狗,即便是花钱找的雇佣兵,也应该有起码的尊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不是剖析我个人的患者,我的患者都通情达理,找我就诊的患者几乎都是高素质的人,几乎也没有哪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人。极其个别,几年前有一位穿着既像官员又像富豪的病人,经一位领导介绍找我针灸,一进诊室就牛逼哄哄,目中无人,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当然,我要维护我们的尊严和其他患者利益,那人讲道理最终讲不过我,自知理亏,于是几乎发疯似的扯着大嗓门对我喊道“你老家是哪的”?

都什么年代了,满脑子还是外来户与坐地炮的落后思维。一般人都讨厌那种眼神中透露出瞧不起人,瞧不起外地人,瞧不起乡下人的装腔作势。我一听就火了,你来治病就按照医院的规则来,我不是青岛人,我是哪的人和治病有半毛钱关系吗?我即便来自香港台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真可笑。

自从我们上小学,墙壁上都写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红色大字。为什么要尊重知识,因为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造福所有的人。我们现在享受着各种生活的便利,不像古人饿着肚子,可以说是锦衣玉食,那一项能离开知识。在许多很落后的农村地区,红白喜事上那些会写字的老头,村民都是很尊重的。

医生说到底是技术人员,掌握着一定的让人健康的知识,理应受到尊重。也可能是古装电视剧看多了,在达官贵人面前,把一个个御医太医描绘成唯唯诺诺、贪生怕死,像狗一样的奴才跪在地上,治不好病就杀头。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翻一下史书,比如宋代,王公大臣对医生是很尊重的,当成高人都争向结交,知道许多疾病根本不是人力所为,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没有胡搅蛮缠,理性看待健康与疾病,也不会把失落迁怒于医生。

反而是当代有些人去医院看病,无形之中把自己当成上帝,当成皇帝,把医生当成奴才下人,甚至当成一条狗。医生不是狗,而是有尊严有知识的人,是靠知识活着的,不是靠人的施舍还要感恩戴德。当然,直接这样表现出来的也是少数,多数都是以变异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从青医附院出来后就把其它小医院的医生看成比自己低一个档次。看完专家后,就把住院医师看成比自己低一个档次。高高在上,想当然地把自己想象成贵宾客户,以为这是对医院的恩赐,是照顾你们的生意,然后提出各种不尊重人的过分要求。

无论患者是达官贵人,还是坐地暴发户,还是普通老百姓,在好的医生眼中都是病人。无论医生年龄大小,职称高低,是否有名气,在聪明的患者眼中都是应该尊重,尊重的不仅是人,而是他们手里的技术和心中的知识。医学知识是神圣的,不容亵渎的,无论中医西医知识,都是我们的先人付出过血的代价,用命换来的。

医生是战士,遇到有些绝症疾病明知道很难治也要拼命往上冲,不能顾及个人名声,明知道打不过也要亮剑。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